第277章 新居的魅力(第3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寨墙的豁口消失了,被一座铁骨方舟所取代。这方舟的龙骨是穿越时空的预制钢筋,血肉是掺着糯米汁的石灰砂浆和寨民的汗水,甲板是带着圆洞的混凝土楼板。128个小小的格子,128个带瓷质蹲便器的“天堂”。它们像蜂巢般挤在一起,在1900年香港的边缘,散发着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光。这光,照亮了流民们皴裂的手掌上紧握的黄铜钥匙,也照亮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通往现代性的荆棘之路。寒风依旧在楼宇间呜咽,但再也无法吹熄那些小小窗洞里,第一次点亮的、属于“家”的温暖灯火。 这样,王月生从后世提供物资,陈刘二人在前世安排人拆除寨墙、砖砌墙体、木作安装门窗/屋顶/地板、管线埋设化粪池+排水沟。很快就拥有了16间门面和128间自带卫生间的小户型住宅。可不要小看这些8或12平的小户型,须知后世香港公屋的标准也就是约25-35㎡,大陆三室两厅的120平在香港要被叫做千尺豪宅的。更不要说里面预留的自来水、电线管道和预装的蹲便器了,这些哪里是此时香港普通华人居民敢想的?
新楼落成,寨子里在楼前空地上摆了二十桌“开伙饭”。阿玲举着红绸子,喊着:“新楼入伙啦!”
人群里,阿福伯摸着门楣上的“镇石”(原寨墙的青石板):“老墙没拆完,镇石还在——咱寨子的魂,没丢。”
阿强(铁匠)拍了拍新楼的承重墙:“这墙里藏着钢龙骨,比咱打的铁还硬——以后谁再敢说咱寨子是‘废墟’,咱就指这楼给他看!”
秀婆(纺织女工)抱着阿玲:“阿玲,你阿爹说,等楼里的商铺租出去,咱家能分半间铺子——到时候,阿娘给你买花布做衣裳!”
陈启沅站在楼前,望着用原寨墙的旧木料做的“九龙寨新楼”的木牌,对刘辉说:“刘先生,之前咱们说这楼能撑过五十年?”
刘辉望着正在挂“福”字的阿珍一家,笑了:“不止五十年——等咱的娃长大,他们的娃,还会在这儿生儿育女。这楼,是咱寨子的根。”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