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52章 温老相邀(第3页)

酒过三巡,话题也渐渐打开。苏老捻起一粒花生米,看着秦朗问道:“秦朗小友,老夫听闻你对古时典籍也颇有研究,不知你对那至圣先师所言之‘仁’有何见解?”

秦朗放下酒杯,沉思片刻后说道:“晚辈以为,‘仁’者,乃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品德,是心怀天下、关爱他人的一种胸怀。如那国君行仁政,则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稳固;又如常人以仁存心,便能与人为善,化解诸多纷争。但这‘仁’并非只是嘴上说说,需得落实在言行举止之中,于细微处见真章啊。”

苏老和温大儒听了,皆是眼前一亮。温大儒点头称赞:“小友此言甚是,如今这世上,多有人把这‘仁’字挂在嘴边,却鲜少有人能真正践行,小友年纪轻轻,能有这般深刻见解,着实难得。”

苏老亦是附和道:“不错,不错,那依小友之见,如今朝堂之上,诸多政令推行,又该如何以‘仁’为基呢?”

秦朗略一思索,侃侃而谈:“晚辈觉得,朝堂政令,当以利民为本。就拿那赋税来说,不可过重,需根据各地实情,酌情而定,让百姓能有余力发展生产,此便是仁政之体现。再者,选拔官吏,亦当看重其品德,若为官者皆有一颗仁爱之心,那治理地方之时,自然会处处为百姓着想,政令推行也就能顺遂许多。”

三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从古时圣贤之道,谈到如今朝堂局势,又论及民间风土人情,秦朗在这两位大儒面前毫不怯场,话语间有理有据,时不时还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温大儒和苏老越发欣赏他,只觉这少年前途不可限量。

而此时的秦府中,众人还在猜测着秦朗究竟去了何处,与什么人在一起,那一场酒席间的雅谈,已然在悄然改变着秦朗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