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157章 闻名遐迩(第3页)

众人听闻,纷纷转头看向赵承瑞,原本热烈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那位刚刚还对秦朗诗词赞不绝口的学子皱了皱眉,问道:“赵公子,何出此言?秦朗的诗词,意境优美,用词精妙,怎么能说是徒有虚名?”

赵承瑞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说道:“就说那首被你们奉为经典的《春江花月夜》,看似描绘得细腻动人,实则不过是堆砌华丽辞藻。什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过是寻常的写景之语,稍加雕琢,谁人不能为之?至于其中所谓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更是故作高深,毫无新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早已阐述过类似观点,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赵公子,话可不能这么说。”

一位手持折扇的中年文士站了出来,神情严肃,“秦朗能将景、情、理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功力绝非一般。《春江花月夜》在诗境的营造上,可谓独树一帜。”

赵承瑞却不以为然,轻蔑地瞥了中年文士一眼,继续道:“还有那《如梦令·知否》,写的不过是闺阁之中的琐碎之事,无病呻吟罢了。这样的作品,也能称得上佳作?京城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闲来无事也能胡诌几句。真正的好诗词,应胸怀天下,有经世济民之抱负,岂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作品可比?”

旁边的人忍不住开口反驳:“赵公子,诗词风格多样,各有千秋。闺阁诗词亦能以小见大,展现细腻情感与生活情趣,《如梦令》便是如此。秦朗以简洁之语,将女子的情思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等才华不容小觑。”

赵承瑞却固执己见,涨红着脸争辩道:“你们皆是被表面的词句所迷惑,他若真有才华,为何此前默默无闻?不过是偶然写出几首诗,便被你们过度吹捧。等风头一过,便会被人遗忘,成为文坛的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