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献策(第2页)
陈容烟微微皱眉,提出疑问:“可若西梁的主战势力以宗教之名,煽动民众视我大陈为异教徒,那该如何应对?”
秦朗目光坚定,沉稳答道:“殿下不必担忧。我们可针锋相对,以宗教教义进行反驳。佛教倡导慈悲为怀、止息干戈,我们可引用佛教经典,指出西梁的战争行为违背了佛教教义。同时,揭露西梁主战势力借宗教之名谋取私利的本质,让西梁民众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在舆论上占据主动,让西梁民众明白,真正维护佛教教义、带来和平的是我大陈的主张。”
“最后,”秦朗语气诚恳,“在战后的治理方面,若有机会控制西梁部分地区,可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保留其宗教机构和宗教活动。同时,鼓励佛教界开展慈善事业,如救济贫困、施医舍药等,赢得西梁民众的好感与信任,为长期的稳定统治奠定基础。”
陈容烟听后,眼中满是赞赏,轻轻点头:“秦公子高瞻远瞩,思虑深远,这些应对之策,从多方面考虑到了西梁作为佛国的特殊情况。若能依计而行,定能在这场战事中取得优势。本宫相信,令尊秦明将军得此良策,定能更好地应对西梁。”
秦朗微微欠身,谦逊道:“殿下谬赞,在下不过是就西梁国情,略陈己见。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只盼能对父亲及大陈军队有所助益,早日平息战乱,还两国百姓安宁。”
陈容烟继续开口询问道:“公子刚说了战略部署,还有战术执行呢。”
秦朗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殿下,大陈与西梁之战,如今僵持不下,若想破局,需从多方面着手。其一,情报至关重要。我军可在西梁境内布下暗桩,广泛收集其军队调动、粮草储备、将领性格等情报。如此一来,便能知己知彼,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比如,若得知西梁某部粮草短缺,我军便可设伏断其粮草补给线,不战而屈人之兵。”
陈容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可这暗桩布置不易,且风险极大,如何确保其安全与有效呢?”
秦朗自信一笑,继续说道:“殿下放心,可挑选一些出身贫苦但忠心耿耿之人,许以重利并给予家人妥善安置。同时,采用单线联系的方式,尽量减少暴露风险。另外,可定期更换暗桩人员,避免长期潜伏被敌方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