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252章 林夫子授课(第2页)
林夫子看着众人专注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深入讲解,将经史子集的奥秘一一揭开。
林夫子目光炯炯,扫视了一眼全神贯注的秦朗等人,再次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既言深入,便着重讲讲这五经。”
“首当其冲是《诗经》。它乃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风’者,十五国风,多为民间歌谣,质朴纯真,生动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百态与情感世界。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和鸣起兴,将男子对心爱女子的倾慕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流露,也是《诗经》‘风’的魅力所在。‘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文人所作,或歌功颂德,或针砭时弊,言辞典雅,韵律和谐。至于‘颂’,用于宗庙祭祀,庄严肃穆,以歌颂祖先功绩、祈求福祉为主。《诗经》之妙,不仅在其辞藻优美,更在其能以诗言志,以歌传情,是了解古代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的绝佳窗口。”
“再看《尚书》,它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记载了虞、夏、商、周时期,帝王的号令、君臣的诰命等。其中《尧典》,记述了尧帝的德政,他敬授民时、选贤任能,为后世帝王树立了贤明君主的典范。而《盘庚》篇,记录了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诰辞,从中可见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矛盾以及盘庚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读《尚书》,能知古代政治制度之演变,明先王治国之方略。”
“《礼记》,涵盖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它所强调的‘礼’,并非仅仅是表面的仪式,更是一种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大学》《中庸》原皆为《礼记》中的篇章,后独立成书,成为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便点明了儒家的教育宗旨和人生目标;而《中庸》倡导‘中庸之道’,追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境界,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