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父子交谈(第3页)
“他在经史方面的见解独特,时常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经典,让孩儿茅塞顿开。而且温祭酒为人谦逊和蔼,对待学生总是循循善诱,孩儿能成为他的学生,实在是莫大的荣幸。”秦朗回忆起温祭酒的种种,脸上满是敬佩之色。
秦明微微眯起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如此看来,这温祭酒的确是位难得的良师。你在国子监能有这样的机遇,是你的福分。日后即便离开了国子监,也不可荒废学业,要时常向温祭酒请教。”
秦朗坚定地点头:“孩儿明白,定不会辜负温祭酒的期望,也不会辜负父亲的教诲。日后定会更加努力,在学业上有所建树。”
秦明满意地看着秦朗。
秦朗看着秦明,似是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说道:“父亲,昨日人多眼杂,儿一直没寻着机会问。那西梁战事竟如此迅速便结束了,其中究竟有何缘由,还望父亲为儿解惑。”
秦明轻轻叹了口气,靠坐在椅背上,目光似乎透过书房的窗户,看向了遥远的战场。“朗儿,这西梁战事看似结束得突然,实则是多方因素使然。”
他微微顿了顿,整理了下思绪接着说:“首先,我军此次出兵,准备极为充分。粮草辎重提前筹备妥当,兵器甲胄也都是精挑细选,将士们士气高昂,这为战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再者,为父先是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故意示弱,引得西梁军贸然进攻。待敌军进入我军预设的埋伏圈后,我一声令下,伏兵尽出,将西梁军杀得丢盔卸甲。”
秦明站起身来,走到书房内悬挂的地图前,指着西梁与大陈交界的地方,继续说道:“而且,为父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优势。那一带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将我军主力布置在有利地形处,以逸待劳,而西梁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此消彼长之下,我军自然占尽优势。”
“另外,西梁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贵族,宗教之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这也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当战事不利时,这些贵族,宗教为了自身利益,甚至不愿全力支援前线,导致西梁军孤立无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此次出兵乃正义之举。西梁屡次侵犯我国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我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守护百姓的安宁而战,师出有名,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这使得我军在情报收集等方面占据了主动,而西梁军则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秦朗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微微点头,待秦明说完,他恭敬地说道:“原来如此,父亲分析得鞭辟入里。儿明白了,这一场胜仗,是我军上下齐心,将领指挥有方,再加上西梁内部矛盾重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秦明转过身来,看着秦朗,语重心长地说:“朗儿,战争之事,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武力对抗,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人心等诸多方面。你要记住,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这世间的其他地方,都要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局势。”
秦朗郑重地应道:“孩儿记住了,父亲的教诲,儿定当铭记于心。”
随后秦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向秦朗说道:“朗儿,昨天进宫面圣,在金銮殿上,还得感谢你呢。”
秦朗微微皱眉,心中满是不解,不禁问道:“父亲,此话怎讲?儿实在不明白,我并未做什么让父亲需致谢之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