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04章 江南四大书院(第2页)

“秦朗?”她轻声唤道。

秦朗猛地回神,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沿:“我在想,方才行馆外遇见的那队人马——车帘上绣着‘清风书院’的徽记,怕是……”

“是了,青州清风书院乃江南四大书院之一,尤以策论见长。”

林夫子接过话头,目光落在秦朗握盏的手上,“不过你无需多虑,此刻只需谨记‘戒急戒躁’四字。”

秦朗指尖摩挲着茶盏边沿,抬眼望向林夫子:“夫子方才提及江南四大书院,不知除了清风书院,其余三院又是哪几家?”

林夫子见状,索性拉过石凳坐下,袍袖拂过石桌时带起一缕茶香:“这四大书院,乃江南治学之翘楚。首推扬州白露书院,位于扬州城,擅治《礼记》与刑名之学,其山长周鹤龄曾在刑部任职,门下弟子多入仕为官。”

他目光扫过秦朗案头的《春秋》,指尖轻叩石面,“其次是云溪书院,在青州云溪山下,以经世致用为宗,昔年张儒在此讲学时,曾与朱子论辩月余,留下《云溪问答》传世。”

“第三便是栖梧书院了。”温清悠忽然插口,素笺上已记下几行小楷,“在扬州栖梧山之畔,最重‘格物致知’,据说藏书楼里有半部孤本《梦溪笔谈》,连宫中藏书阁都未曾收录。”她抬眼望向林夫子,得到颔首认可后,耳坠上的珍珠随笑意轻颤。林夫子抚掌笑道:“清悠说得不错。至于清风书院——”他目光投向行馆外的夜色,仿佛看见白日里那队绣着清风徽记的车马,“位于青州青州城,最擅诗赋与策论,尤其精于‘骈文’,其学子应试时,往往能以对仗工整的策论打动考官。三年前的秋闱,状元郎便是清风书院的弟子。”

赵承德忽然放下手中书卷,袖口沾着的炭粉落在石桌上:“如此说来,这四大书院各有所长,倒是与我国子监‘通经致用’的宗旨暗合?”

“非也。”

林夫子摇头,目光落在秦朗胸前的青玉连环佩上,“江南诸院多依托门阀世家,治学偏重于辞章与官学;而我国子监地处京城,向来注重‘实学’——你们昨日在官道上见过的烽燧布局、驿站规制,皆需纳入学问之中。”他忽然轻笑一声,“当年我曾与白露书院的山长争论‘盐铁专营’,他引《管子》为据,却不知西北盐路的沙碛之险,终究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