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64章 十二书院农桑科决胜时刻(第2页)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赵承德的水车。经他改良的分水闸缓缓开合,水流均匀漫过试验田,青铜计量器上的刻度不断攀升。当最终数据呈现,王敏手中的笔“啪嗒”掉在案几上——赵承德的方案竟比李宇的设计多出两成增益。
“这、这不可能!”
李宇盯着数据,额角青筋暴起,“我的计算……”
赵承德却躬身捧起一把湿润的泥土:“李兄的水利之术精妙,但农田肥瘦、水流缓急皆需因地制宜。学生不过是在改良时,多算了三分地力。”
观礼台上,王敏激动得胡须乱颤:“此子对农时地力的把握,堪称一绝!”
三皇子陈睿渊转动着玉佩,目光落在赵承德沾满泥浆的草鞋上,若有所思地轻笑:“看来这‘格物旗’之争,愈发有趣了。”
司农寺少卿王敏率先起身,袍角掠过案几上的竹简,径直走向各学院改造的龙骨水车。他枯瘦的手指抚过致远学院周铁牛加固的木架,木屑簌簌落在绣着嘉禾纹的袖口:“空有蛮力,传动效率未增反减,技艺精巧度一分。”
周铁涨红着脸想要辩解,却被王敏抬手止住。
行至云溪书院的水车旁,王敏蹲下身细看李宇用竹楔改良的轴承,浑浊的眼珠微微发亮:“以竹代铁,就地取材,确有巧思。”
他提笔在记录簿上写下:“技艺精巧度三分,实用价值三分,然未考虑长期耐用性,应变能力两分。”
李宇咬着嘴唇,盯着地面未发一言。
苍梧书院的叶清桐正紧张地绞着衣角,见王敏走近,连忙指着绳传动装置解释:“大人,麻绳比铁链轻便,维修也更……”
“想法新颖,可惜细节失察。”
王敏用指甲掐了掐磨损严重的绳结,“绳扣易松,遇暴雨恐有损毁之险。”
最终给出技艺精巧度三分,实用价值两分,应变能力两分。
白露书院楚梦璃的水车旁,她将《农器图谱》中夹着的防水改良方案呈上,王敏反复翻看后颔首:“能活用典籍且有所创新,应变能力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