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一局推演掀起千层浪
临江书院、崇文学院、漠北书院等虽已败北,学子们却围聚在高台之下,或激烈讨论破阵细节,或掏出竹简记录新得。
云澜书院的沈青禾踹了踹烧焦的陶俑:"下次再遇上,我定要把那潮汐机关拆个明白!"
苍梧书院的楚昭将烧焦的箭簇收入囊中:"火攻与机关的结合,还有太多可能。"
十二座高台间,落败者的不甘、惊叹者的沉思、奋进者的低语交织成网。这场沙盘推演的余波,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各书院的治学之道上,激起千层浪。
观礼台上,锦袍玉带与粗布麻衣交织成斑驳图景。
云锦阁少东家的象牙扇停在半空,方才嗤笑寒门的傲慢化作凝固的惊愕;裴氏宗族老管事颤抖着抚摸胡须,浑浊的眼瞳映着秦朗破阵的身影,喃喃自语:"此子若入商道,定能改写漕运格局..."
盐商们攥着算盘的手渗出冷汗,木珠在指缝间拨弄不停——那个用农器机关破阵的少年,或许真能改良汲卤之术。
工部官员们早已围聚在沙盘残骸旁,用墨斗丈量机关尺寸,将碎裂的齿轮收入锦盒。
"这处潮汐联动装置,比工部现存图纸精妙十倍!"
老匠人颤巍巍的手指划过青铜纹路,"快!把国子监那小子的改良手记誊抄百份!"
枢密院的将领们却神色凝重,有人在沙盘上重新排布陶俑,模拟秦朗的破阵轨迹:"若此子掌兵,敌军机关营怕是无用武之地..."
百姓们的惊叹声浪冲破宫墙。城郊老农踮着脚张望,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着斗笠,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和俺们在田里琢磨的道理一样啊!原来读书真能琢磨出金疙瘩!"
卖炊饼的小贩忘了吆喝,竹篮里的炊饼渐渐冷却;书生们激动地撕扯衣角,在残墙上奋笔疾书:"格物致用,当如此人!"
更有大娘挤在人群最前端,拉着旁人打听:"那国子监的郎君,可曾婚配?"
三皇子陈睿渊转动玉佩的指尖骤然收紧,眼底翻涌着难以捉摸的暗芒。
镇南王陈昊的酒壶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鎏金将俑微微晃动:"贤侄,这等人才,若能为青州水师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