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81章 灯影坛深,王霸初交锋(第2页)

戌时三刻的梆子敲响时,坛上令旗已见分晓:秦朗手中的青旗完好无损,还多了半角玄旗;陈靖的玄旗虽只剩半面,却依旧插在架上,猎猎作响。

洛洪正要宣布初辩结果,陈靖忽然朗声道:“秦兄若敢接我次辩,明日‘边军屯田’一题,我定让你见识何为‘实效’!”

秦朗拱手回礼:“固所愿也。”

坛下的议论声浪更高了。

柳怀安望着秦朗的背影,对柳如是道:“这小子倒比之前沉稳了。只是……过于强调王道,怕是不懂边境的血与火。”

柳如是却望着那面缀着半角玄旗的青旗,轻声道:“可他说‘王霸相济’时,眼里的光,倒像极了当年徐将军筑堤时的样子。”

夜色渐深,羊角灯的光晕在坛上投下交错的影子。

秦朗走下坛时,林诗允递过一盏热茶:“方才你引《君道篇》时,三皇子的扇子停了三次。”

温清悠则晃着手里的面人:“我早说过,你论道时的样子,比拆弩机更神气!”

秦朗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忽然望向陈靖离去的方向。那玄袍少年的背影在灯火尽头一闪而逝,像一柄藏在鞘中的剑,锋芒未露,却已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他知道,这初辩的胜负只是序幕。当“边军屯田”遇上“皇权相权”,这场论战台的较量,终将撕开平静的表象,露出底下盘根错节的暗流。而他袖中那枚莲花鹅卵石,此刻正随着步伐轻轻颤动,仿佛也在应和着这越来越近的风暴。

坛下各书院的论战也正酣,虽不及主坛激烈,却各显锋芒。

白露书院的李景逸抽到“王道”方,手中折扇轻点案几:“昔日管仲相齐,既用‘尊王攘夷’的霸道立威,更以‘相地而衰征’的王道安农,方得九合诸侯。若纯任霸道,譬如筑屋只架梁柱,终难挡风雨。”

清风书院的张云舟执“霸道”,立刻反驳:“齐桓若不率诸侯伐楚,难道凭仁义让楚子低头?《大陈会典·军制篇》明言‘兵者,国之大事’,王道需以霸道为盾!”

两人引经据典,折扇与茶盏交替起落,倒像是在对弈般攻防有序。

漠北书院的陆苍梧扯着嗓子为陈靖助威,对着云溪书院的李宇嚷道:“你们江南人懂什么!去年漠北雪灾,若不是将军用‘强征富户粮’的霸道手段,早饿死一半人了!王道能当饭吃?”

江晚柠却端坐着,声音清软却有力:“陆兄可知,灾后巡抚用‘以工代赈’的王道法子,让灾民修水渠抵粮债,既解了燃眉,又兴了水利——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