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86章 天下文宗悬金匾,四藩风雨起征途(第3页)

观礼台上,镇南王陈昊对韩振笑道:“韩尚书,这些后生里,倒真有能挑大梁的。青州的盐碱地,或许该让他们去走走。”

韩振捻须颔首,目光落在秦朗身上,那目光穿过人群,带着期许与审慎:“秦朗这孩子,论政时既有锋芒如剑,又知收敛如鞘,是块经得住打磨的好料子。”

陈睿渊走下主坛,特意在秦朗面前驻足,压低声音道:“‘天下文宗’的匾额,不是终点,是起点。四藩未平,民生待兴,朝廷需要的不是只会论道的学子,是能把‘文锋’‘格物’‘论战’落到实处的干才。”

他拍了拍秦朗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回京后,来枢密院找我。”

秦朗躬身应是,掌心的金匾仿佛突然有了温度,烫得他心口发紧——他知道,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像父亲镇守西陲三县时,肩上那杆从不曾倒下的侯旗。

夜色渐深,学子们陆续散去,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上流淌,像一条条金色的河。

秦朗将金匾交给同窗带回客栈,自己却站在广场中央,望着那尊沉默的青铜漏刻。月光从漏刻的孔隙里漏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时光的碎片。

林诗允与温清悠走过来,三人并肩望着天边的弦月,月芽弯弯,像一把未开刃的刀。

“你说,咱们回京城后,会不会真的遇上平藩的事?”温清悠把玩着面人,语气里带着少女的憧憬与紧张。

林诗允望着秦朗,目光沉静如深水:“无论遇上什么,按《大陈会典》的规矩来,总没错。”

秦朗指尖摩挲着袖中那枚莲花鹅卵石,石上的“徐”字在夜色里若隐若现,像一个等待被揭开的秘密。他想起三皇子的话,想起观礼台上镇南王深不可测的眼神,想起父亲在幽州的隐忍——这场大比落幕了,但属于他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风卷着远处的更鼓声而来,三响,已是三更天。大陈的江山在夜色里沉睡着,而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带着金匾与期许,即将踏入即将到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