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三皇子柬邀夜宴(第2页)
林夫子与武夫子低声商议片刻,对苏文道:“既蒙殿下盛情,我们怎敢推辞?定准时赴宴。”
苏文躬身告辞:“那在下先回禀殿下。酉时三刻,府衙会派马车来接,诸位只需在门等候便是。”
说罢带着侍卫转身离去,脚步轻捷,显然是练家子。
待苏文走远,温清悠立刻拉着林诗允的袖子笑:“我就说闭门三日太闷,这下有热闹看了!听说扬州的戏台会演《广陵散》,还有说书先生讲咱们大比的故事呢!”
赵承德挠头道:“那我得把今日收的那把折扇带上,万一要题字呢?”
林诗允却蹙着眉翻看请柬:“请柬上写‘藩司官员’,扬州藩司是镇南王的表亲;‘本地士绅’里,有好几家是幽州幽王在江南的商号管事。这宴,怕是比论辩坛还得用心。”
武夫子拍了拍秦朗的肩膀:“别怕,兵来将挡。咱们国子监的学子,论辩时能据理力争,赴宴时也能守得住分寸。记住,少喝酒,多听多看,尤其别跟四藩那边的人起争执。”
林夫子补充道:“诗允说得对,这宴是辞行,也是亮相。你们几个是国子监的脸面,既要显出气度,也别让人觉得好拿捏。秦朗,你是魁首,定会有人来敬酒试探,答话时不妨多引《大陈会典》,既显学识,又不得罪人。”
秦朗将请柬折好收入袖中,指尖触到那枚莲花鹅卵石,忽然想起昨日戴斗笠汉子的字条。凉州、幽州、青州的势力都已在扬州留下痕迹,这场夜宴,怕是要成各方角力的无声战场。
但他抬眼看向同伴们——温清悠正掰着手指算流水席的菜式,赵承德在翻找合适的衣袍,林诗允已开始核对各学院代表的背景——嘴角还是浮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备好耳朵和脑子,去看看这场宴,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酉时三刻的梆子声刚过,院外便传来马车轱辘声。
张龙掀开帘子,只见三辆装饰素雅的马车停在门口,车辕上挂着“国子监”的木牌。秦朗与同伴们跟着夫子登车时,隐约听见隔壁鸿鹄书院的方向传来喧闹,想必陈靖等人也正准备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