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92章 汤包铺里少年名(第2页)
行馆外的茶馆里,柳如是正捧着刚买的《少年大陈说》刻本,指尖划过“少年自由则大陈自由”那句,嘴角藏不住笑意。
对面的柳怀安端着茶盏,眉头却渐渐舒展——他昨日也在宴席上,起初见秦朗是庶子出身,总觉得“根基太浅”,可昨夜那篇文章,字里行间的胆识与抱负,绝非寻常世家子能比。
“父亲,”柳如是抬头道,“我说他不是池中之物吧?”
柳怀安放下茶盏,看着女儿眼里的光,缓缓道:“之前是我看走眼了。镇西侯这个庶子,笔尖有刀,心里有秤,比那些靠着门第混日子的勋贵子弟强多了。”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案上轻叩,“只是……门第终究是道坎。不过话说回来,大陈的天下,将来总要交到这般有锐气的少年手里——你既想结交,便去吧,不必藏着掖着了。”
柳如是眼睛一亮,刚要起身,却见孙浩辰陪着秦朗走出行馆,两人正往街对面的汤包铺去。
阳光落在秦朗青衫的背影上,明明是清瘦的身形,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挺拔,像株刚从石缝里钻出的青竹,带着一身的韧劲,正要往天光里长。
柳如是望着那背影,忽然觉得,父亲说的“门第”,或许在这般少年的锐气面前,终究是拦不住的。她将刻本揣进袖中,也跟着往汤包铺走去——有些缘分,总得自己上前才不算错过。
秦朗被孙浩辰半拉半拽着往街对面走,青石板路被晨光晒得发烫,脚底下像是踩着团暖烘烘的棉絮。
路过茶馆时,果然听见说书先生拍着醒木,声音洪亮得能穿透半条街:“……那秦公子提笔蘸墨,忽然将残酒泼入砚台,墨汁混着桂香,竟生出三分剑气!只听唰唰几笔,写出‘老陈如残烛,少年陈如朝阳’,满座皆惊啊——”
周围茶客的喝彩声浪涌过来,秦朗耳根微微发烫,倒不是羞赧,是觉得这阵仗实在太不真切。他不过是借着酒意说了些心里话,竟被传成了这般传奇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