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96章 少年赠行星火传
赵虎见秦朗脚步轻快,忍不住问:“公子,咱们接下来去哪?”“去码头。”
秦朗望着远处的运河,水面上的船只正扬帆待发,“给三皇子送军户册子,顺便……再看一眼扬州的水。”
他知道,这一去京城,前路定有惊涛骇浪。但此刻握着手里的两本册子,想着洛洪的“别怕”,洛云舒的“等消息”,想着柳如是的账册,周鹤龄的旧策论,想着街头巷尾还在流传的“少年强”,忽然觉得,那些风浪再大,也挡不住要往天光里长的青竹。
扬州的暮色里,运河的水波轻轻拍打着堤岸,像在为即将远行的少年,唱一支关于锋芒与坚守的歌。
行馆的庭院里,秋雨刚歇,青石板缝里冒出些湿绿的苔藓。檐角的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晃,将国子监学子收拾行囊的身影映在白墙上,忽明忽暗。
秦朗正对着案上的地图标注西陲营田的节点,赵虎掀帘进来,带着一身潮气:“公子,外面来了好些人,说是各书院的学子,来送咱们一程。”
秦朗放下笔,走到廊下。庭院里已站了二十余人,青衫、蓝袍、灰布衫子错杂着,正是鸿鹄、漠北、清风三书院的学子。为首的几位,他一眼就认了出来——幽州鸿鹄书院的陈靖,正背着手站在石榴树下,月白锦袍上绣着暗纹,仍是那副带着傲气的模样;凉州漠北书院的叶寒舟立在阶前,玄色劲装,腰间挂着柄短刀,眼神比塞北的风还锐;青州清风书院的沈砚则和几位同窗站在莲池边,手里还捏着卷书,见秦朗出来,率先拱手笑了。
“秦兄。”
沈砚快步上前,身后的林昭、谢明霄、张云舟也跟着见礼。这位清风书院的学子性子温润,大比时虽与秦朗辩得激烈,却总透着君子之风。
“知道你们明日便要启程,特意过来送送。”
他递过一卷纸,“这是清风书院三十七个学子合写的《答少年大陈说》,每人写了句心里话,算是……算是我们对秦兄文章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