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一两 作品
第99章 装煤(第2页)
而石子村这里,便发现了大量的浅层煤矿,无须向晋省那边深度挖掘,只需要往地下稍微挖掘一番,就能发现不少煤炭。
当然,质量自然没有晋省那边的煤炭耐烧,但对于人们的日常供热供暖,已经完全足够。
每到入冬前,就是石子村最热闹的时候。
不仅附近的公社需要大量煤炭,就连厂子、学校,也都是需求大户。
没错,这个时候的学校,基本都是平房,每个教室,都有专门的炉子。
最不喜欢倒灰渣
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每天还需要负责看炉子,甚至还会自备一些柴火带到学校,尤其是掌管钥匙的班长,往往是需要第一个到达。
开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炉子里的火捅开,若是炉火熄灭了,还得负责点着。
这样一来,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就不冷了。
孩子如此,老师更是如此,不仅需要教书育人,上课的空闲时间,还得时不时看看炉子,火小了,就用铁锹往里面添点炭块。抽兜里的炉灰堆满了,还得负责将其往外倒。
以至于上一天班,往往下班的时候,都是灰头土脸的。
但后面经济发展起来,学校里都有了暖气,这些也就变成了时代的记忆,随风飘散了。
可能当跟小孩子们说起这事,他们还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很魔幻。明明前后,也不过二三十年。
在魏大山愣神的功夫,就看到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山羊胡男人走了过来,目光打量着他们兄弟二人,询问道,
“你们是哪个公社的?”
一下子拉来了两辆马车,显然需求量不低。
“于子乡的,我们自己拉煤炭。”
魏大山咧嘴一笑,连忙将兑换的煤票拿了出来。
那山羊胡仔细的清点一番,也不由惊讶一声,
“好家伙,两吨煤?”
魏大山点点头,
“一共得多少钱?”
山羊胡一边惊讶着,一边如实道,
“一吨煤是二十块,两吨煤一共四十块!”
话音刚落,他就见魏大山从兜里面掏出了几张票子,不多不少,正好是四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