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启发(第2页)

不多时,原本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黑木耳,就膨胀了十几倍,直接铺满了整个茶碗。

“这里的黑木耳,似乎比东北那边的,泡发面积更大!”

姜锦龙面色惊喜,他抬头看向魏大山,

“大山兄弟,不知你能否……带我去你说的那个牧场看看?”

虽然北疆没有东北那边,随处都能找到椴木,但若是在这些野生木耳的生长环境好好研究的话,只要能模拟出它的生长条件,从附近的土壤中汲取中一些营养物资,同样也能模拟创造出人工培植木耳的条件!

如果成功的话,那他以后在北疆这边建立木耳培植基地的计划,完全可行!

而且,极有可能另辟蹊径!

这对于姜锦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当然可以!”

魏大山笑着道,

“刚才你说的那些理论我听不懂,不过啊,我们北疆药材不少,我就经常采药材。比如肉苁蓉,就喜欢生长在了梭梭草的根部,两者几乎是一起生长的。我想,应该就是你说的那种吸收营养物资。比如南畔村附近的胡杨林里,就有一种阿魏菇,只生长在阿魏药材上面。”

“姜先生,我们北疆可是地大物博。别看荒凉,但能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植物,都不简单。你不妨扩大研究,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梭梭草、芨芨草还有沙棘草,我觉得,说不定有可能找到符合你要求的植物!”

魏大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猎户,自然不可能直接告诉姜锦龙,沙棘草的腐败物质可以转化成为黑木耳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不过,通过这几个例子,倒是可以启发一下眼前这位专家。

果不其然,本来都有了退堂鼓的姜锦龙,看看眼前杯子里泡发的黑木耳,再想想魏大山说的话,不由连连点头,

“大山兄弟,虽然你说的话很简单,却让人振聋发聩啊!”

姜锦龙扭头看向秦晋武,

“秦老,我决定了,留下来继续研究。这种生物技术,就是需要不断的实验才行,我之前太纠结椴木这种已经成熟的材料,却没有耐心研究新的物质,是我急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