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暖意书香与指尖触碰(第2页)
“别急,”江明华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带着抚慰的力量。他很自然地拿过她摊开的笔记本和中性笔,手腕翻转,动作流畅地在空白页上落笔,“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立体几何和解剖结构在空间理解上有点相通。我试着画个简化模型帮你建立点空间感?”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握着笔在纸上快速而准确地勾勒出几个相互嵌套的圆柱体结构框架,又在旁边用不同线条标注出柱状细胞纤毛的流向和杯状细胞的分布模式。他的物理构图能力强,逻辑清晰,尽管不是专业医学插画,但构建的空间关系和简化流程极其清晰直观。
林雪萍侧过头,认真地盯着他笔下逐渐成型的草图,听着他低沉清晰的解释:“……这样看,纤毛柱状上皮就像一根根顶端有‘刷子’的小柱子竖立在这里,而杯状细胞是嵌在柱子间的……就像这样,散布的‘糖浆罐子’……”他用了个笨拙但有效的比喻。随着他简洁有力的笔画和直白的描述,之前图谱上那张复杂微观图像所带来的思维拥堵感神奇地开始松动、明晰起来。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林雪萍的声音带着一丝恍然大悟的轻快,身体不自觉地向他那边又靠拢了一些,近到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干净的皂角混着冬日阳光晒过衣物的干爽气息。她温热的呼吸几乎拂过他的耳廓。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但此刻听起来有些突兀的声音打断了这份专注与靠近的氛围。
“林老师?这么巧?”
一个化着精致妆容、衣着时尚的中年女子停在了他们卡座旁边,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手里端着打包好的咖啡。这是高二年级组的英语老师,陈莉,也兼任林雪萍所在医科大的校外实践导师联系协调人。
林雪萍的身体瞬间僵硬了一下,几乎是下意识地,她飞快地将放在桌上的手收了回去,原本松弛靠近的姿态也迅速调整回端正挺拔的坐姿,脸上自然的微笑收敛起大半,变得礼貌而略显疏离。她重新戴上了“林老师”冷静专业的“面具”。
“陈老师,”林雪萍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静温和,“您也来咖咖啡?”
“是啊,下课出来买杯提提神。”陈莉的目光在他们两人之间扫了一个来回,尤其在看到林雪萍旁边摊开的病理学图谱和笔记,以及江明华面前正在书写的草图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和探究,但还是带着社交性的笑容说:“林老师真是敬业,休息时间还在钻研。这位是……?”她的目光落在江明华身上。
气氛有了一瞬间的凝滞。江明华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人瞬间绷紧的情绪——那种被窥探到私人空间、尤其是这种被学生身份(虽然是曾经的)环绕下的私人情感角落所带来的不适。他迅速地停下笔,将草图推回到林雪萍那边,动作自然得像是学生之间普通的讨论互助。他抬起头,迎向陈莉的目光,嘴角噙着得体的、属于“优秀学生代表”的微笑,声音沉稳而清晰:
“陈老师好。我是高三的江明华,林学姐以前在我上高中时给我补过数学课,关系一直很好。她看书遇到点专业上的小障碍,我是学物理的,就厚着脸皮试着用我的思路瞎画了个简图,希望没帮倒忙。”他巧妙地模糊了时间线(林雪萍只给江明华补过很短时间的课),并将此刻的行为定位为“曾经的学生”基于友谊和能力的善意帮助,既承认了关系,又合理化了互动,更强调了林雪萍的“学姐”身份。
这番话滴水不漏,谦逊有礼又不失分寸,完美地守护了林雪萍的面子,也将他可能的“暧昧对象”身份暂时隐去。林雪萍紧绷的肩线在他开口后几不可查地松了一点点。
陈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又笑道:“哦哦,江明华同学啊,我知道你!物理竞赛的常胜将军嘛!林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果然都优秀。那你们忙,不打扰你们讨论了。”她客套了几句,带着打包的咖啡离开了,走时还感慨地摇了摇头,大约是在惊叹“学霸”们的“休闲方式”。
直到陈莉的身影消失在咖啡馆门口,林雪萍才彻底松懈下来,长长地、无声地呼出一口气,脸上有一丝残余的红晕和不易察觉的疲惫。她拿起面前已经微凉的咖啡喝了一大口,试图平复刚才那一下的冲击。
卡座里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短暂的沉默蔓延开来。林雪萍低头看着江明华画的草图,指尖无意识地在纸页边缘摩挲着。
“对不起,”江明华的声音响起,比刚才低沉了许多,带着一种安抚的意味,“让你为难了。”他的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指尖上,那刚刚还在与他共同“工作”、一起攻克难题的指尖,因为惊吓和身份的回归而失去了温度。
“不关你的事。”林雪萍摇摇头,声音放得很轻,带着点无奈,“是我自己……还没完全适应。”她指的是两种身份的切换和叠加带来的压力。作为新老师,尤其还是江韵华弟弟的老师,任何可能的非议都像是在她紧绷的神经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