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便当盒里的海风与音乐节的萌芽(第2页)
江明华发动车子,驶离校园区,朝滨海新区的方向开去:“她说你工作辛苦,得多补充营养。那三文鱼是她一大早去挑的新鲜货,用海苔、芝麻和少许酱汁拌的饭底。”他嘴角微翘,“当然,可乐饼是重点,她说你上次尝过一次就惦记了。”
林雪萍脸微微一热,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被张妈记得这么清楚。这份如同家人般的关怀让她心头发软。她靠向椅背,看着车窗外迅速后退的街景。繁华的市区建筑渐渐被开阔的视野和湛蓝的天空所取代,风中开始挟带来微咸、湿润的气息,那是大海的味道。
大约半小时后,车子停在了海堤公园东侧一块尚待开发的滨水空地上。这里远离了主公园的喧闹,只有海浪轻轻拍打着坚固的灰色堤岸,发出规律而舒缓的“哗——哗——”声。远处海天一色,鸥鸟翱翔。强劲却不失温和的海风吹拂而来,带着初夏将至的暖意,吹乱了林雪萍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胸腔里积压的些微尘嚣。
江明华从后备箱拿出一张可折叠的防水野餐毯,铺在一块远离堤岸边缘、地势平缓且干燥的大石台上。阳光晒过的石头有些温热。他细致地把那个藤编便当盒打开,盖子反过来铺在旁边,瞬间,一个充满了居家烟火气的小小野餐席就出现了。
最上层是饱满诱人的日式炸可乐饼,金黄酥脆的外壳散发着土豆和牛肉末混合的浓郁香气。中层铺满了用深绿色海苔包裹、捏得圆润可爱的三文鱼饭团,饭团表面撒着白芝麻,点缀着几颗鲜红的鱼籽。最下层则是厚蛋烧、清爽的西兰花拌虾仁,还有一小盒切好的新鲜水果。色彩搭配丰富,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
“这简直是艺术品!”林雪萍忍不住赞叹,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江明华失笑:“张妈的手艺,加上你的滤镜。”他递给她一双一次性筷子,自己也拿了一双。
两人并肩坐在温热的石台上,便当盒放在两人中间,膝盖靠着膝盖。筷子碰在一起时发出细微的声响。林雪萍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可乐饼,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滚烫的土豆泥混合着香浓的牛肉汁立刻在口中爆开,外酥里糯,带着恰到好处的黑胡椒辛香,完美抚慰了忙碌一上午后的胃袋。
“唔!好吃!张妈太厉害了!”她满足地眯起眼睛,像只被顺了毛的猫。
江明华夹起一个三文鱼饭团,递到她嘴边:“尝尝这个。”林雪萍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湿润软糯的米饭包裹着鲜甜的三文鱼碎,海苔的咸鲜和芝麻的香气在舌尖层层递进,再加上那几颗在齿间“啵”地爆开的鲜美鱼籽,味蕾仿佛进行了一场畅快的旅行,食物的美妙与海风的清爽奇妙地交融在一起。
“好鲜!”她由衷点头,眼睛亮亮的。
江明华看着她吃得开心,自己才开始慢慢用餐。他一边吃,一边把野餐毯另一侧自己带来的图纸摊开一角固定好。海风很大,图纸被吹得哗哗作响。“就是这片区域,”他用笔尖指向图纸上标记的空地,又比划着眼前开阔的海岸线和远处隐隐约约的城市天际线,“客户想打造一个多功能的市民休憩公园,要融入观海栈道、儿童游乐园、运动场地,还要考虑小型露天艺术演出区的布局……”
林雪萍安静地听着,咀嚼着饭团,目光顺着他比划的方向望去。蔚蓝的海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海风带着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的实景和图纸上的构想在她眼前奇异地重叠,她能感受到江明华话语里那份专注的热情。她咽下食物,轻声问:“听起来很复杂,各个功能区怎么协调?人流动线也要很清晰吧?”
“是啊,”江明华拿起一块厚蛋烧,“难就难在这里。既要开放通透,能看到海,又要保证不同区域之间有自然的、不相互干扰的分隔……”他就着具体的布局方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厚蛋烧的咸鲜在口中化开,海风拂过带着湿气的发梢,阳光晒得背脊微微发热,眼前是辽阔的大海,耳边是恋人认真描述事业的、低沉悦耳的声音,还有美食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所有感官被舒适地包围。林雪萍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或者问一个细致的问题,眼中是全然的信任和欣赏。这种无需刻意应和,只需安静存在便能共享的氛围,是她最珍惜的相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