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人 作品

第278章 期中的悸动与校庆的星火

初夏的风已带了几分燥热,却还没完全褪去暮春的轻柔。窗外的泡桐树缀满了淡紫色的喇叭花,馥郁的香气被风裹挟着,若有似无地渗进高三(一)班的教室。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绷的压力,粉笔与黑板摩擦的沙沙声格外清晰,那是期中数学模拟卷最后一道大题的解题过程正在林雪萍手中逐步成型。

她穿着一身淡烟灰色的薄款西装套裙,腰身收束得恰到好处,勾勒出干练的职业线条。乌发松松地盘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光洁的额头旁。她全神贯注地书写着,粉笔字迹娟秀流畅,逻辑步骤层层递进。每一个回身讲解的眼神都沉静锐利,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却绷紧的脸庞。还有一周就是期中考,这是踏入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重要摸底,空气中飘荡着焦灼与拼搏的气息。

江韵华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的笔在指尖无意识地转动。窗外泡桐花枝斜斜探入视线一角,摇曳的影子落在摊开的卷子上。他的目光追随着讲台上那道清丽的身影,思绪却有些飘远。那道几何题其实他已经琢磨出来了,此刻更多是在看林雪萍微蹙的眉心,看她因为连续说话而略显干燥的唇瓣——那是他哥江明华早上特意提醒他带给林老师的新买的那支润唇膏的作用似乎快失效了。

坐在他斜前方隔了两排的许清瑶,微微侧着头,露出姣好的侧脸轮廓。长而密的睫毛低垂着,手中的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认真得连阳光在她发梢跳跃都浑然不觉。她能感觉到那道来自侧后方的视线,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自己都未完全意识到的专注与温度。嘴角悄悄抿起一个极浅的弧度,笔尖却因走神而不小心在纸上戳下了一个深深的小墨点。她掩饰般地用指腹用力摁了摁,心中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伴随着窗外越来越浓郁的紫藤花香悄然弥漫开来。

讲台上,林雪萍终于放下粉笔,转向全班:“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那条不起眼的辅助线,建立两个看似无关三角形之间的关联。有时候,答案就藏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用心去发现。”她清亮的嗓音在寂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掠过江韵华和许清瑶的方向片刻,又平静地收回。

“下课。班长收一下课堂作业。大家再认真梳理一下解法。距离期中考试还有最后几天,拼尽全力,不留遗憾!”下课铃准时响起,林雪萍宣布道。话音刚落,教室里像是解开了某种封印,顿时响起一片拉椅子的声音、低声讨论的嗡嗡声、还有大口喝水的动静。

林雪萍收拾讲台上的教案和练习卷,微不可察地轻吸了口气。连续两节连堂课的站立和高强度思维,加上昨晚批改作业到深夜,此刻疲惫感如潮水般悄然涌上,太阳穴隐隐有些胀痛。走出教室,楼道里穿梭着赶去其他教室的学生,人声鼎沸。她快步穿过人流,向着教师食堂的方向走去,只想尽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让过度运作的大脑稍稍喘息。

“林老师!”

刚走到食堂门口,一个熟悉温厚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林雪萍脚步一顿,回头,映入眼帘的是江明华略带担忧的脸庞。他显然是特意等在这里,手里还拿着一个看上去挺沉的帆布工具包。

“你怎么在这儿?”林雪萍有些意外,脚步放缓。

“听说你在上连堂,猜你差不多该下课了。”江明华快步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眉峰不易察觉地拧了拧,“脸色不太好啊?胃又不舒服了?还是太累了?”他一边说,一边很自然地伸手接过林雪萍臂弯里那厚厚一叠练习卷。指尖无意间触碰到她的手臂,传递来的温度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

“有点累,可能昨晚睡晚了点。胃还好。”林雪萍没有掩饰倦意,轻轻晃了晃头,试图驱散那点晕眩,“你拿这个干嘛?不重?”她看向那个帆布包。

江明华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卷子,又示意了一下工具包,嘴角勾起一丝带点自嘲的笑意:“这点算什么?赶工的时候扛钢筋模板都练出来了。”他将帆布包甩到肩上,动作流畅利落,透着一股常年与工地打交道的笃定。“走吧,请你吃午饭压压惊,慰劳一下我们辛苦的林老师。”

两人并肩走进略显喧嚣的教师食堂。正值饭点,人头攒动。江明华让林雪萍先去占座,自己熟门熟路地去打饭菜。他很快端着两个堆得满满的餐盘回来,显然是怕饿着身边这位常常为了工作错过正点吃饭的拼命三娘。

林雪萍看着自己盘子里明显加量的清炒时蔬和炖得软烂的排骨玉米汤,旁边还有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而江明华自己盘子里则是相对朴素的工作餐搭配。心头那股从早上就隐约徘徊的沉甸甸的疲惫,竟神奇地被他这种细致无声的关怀驱散了大半。她拿起筷子,先舀了一勺热汤送到嘴边,温热的汤汁滑入喉咙,胃里和心口都熨帖了不少。

“谢谢。”她轻声说,眼底漾开真实的暖意。

江明华看她喝了汤,脸色似乎缓过来一些,才拿起自己的筷子:“客气什么。对了,我来找你不光是为蹭饭和当搬运工,是你们学校的陈主任找我。”他咽下一口饭菜,解释道,“校庆八十周年的主舞台背景板设计,之前投标那家设计公司出的图太商业化,缺乏‘书院’特有的底蕴和活力感,校长和校庆办都不太满意。陈主任知道你……咳,知道我,就辗转托人来问,能不能给点意见,或者小范围修改一下。正好我今天在附近工地勘测完有点空,他就把电子稿和原始设计说明发给我了。刚在门口等你的时候,顺便在手机上粗略看了下。”

林雪萍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南城一中即将迎来八十周年校庆,校方高度重视,各项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她是知道的,但作为高三毕业班的任课老师,她的主要精力都押在了教学和临近的期中考上。倒是许清瑶和江韵华他们,作为学生会骨干,据说承担了大量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尤其许清瑶负责的视觉设计板块,压力很大。

“难怪许清瑶同学前阵子看她总是抱着一大堆资料跑来跑去。”林雪萍了然地点点头,随即又关心地看向江明华,“那你……答应帮忙了?会不会太占用你时间?你们工作室那个改造项目不是刚启动吗?”

“时间挤挤总有的。”江明华夹了一筷子菜放进林雪萍碗里,动作很自然,“而且,帮学校做点事,感觉也挺不错。刚才在手机上看了下那个原始设计,问题倒不大,就是没抓住灵魂。校庆舞台背景,最重要的是传递出一种精神的传承感和学生时代的活力感,而不是冷冰冰的高大上模板。我吃完找地方给你看看图?或者你下午有空?不耽误你工作的话。”

他的建议总是务实又切中要害。林雪萍看着他眼中那种遇到“设计问题”时特有的、跃跃欲试的光彩,知道他心里已经有了方向。“下午第一节课后我有空堂,一个多小时。正好也想看看你出手,能改出什么新气象。”她微笑着,眼神里带着鼓励和一点小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