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人 作品

第285章 礼堂演讲与咖啡馆的老照片(第2页)

这目光像是一股暖流,瞬间流遍许清瑶的四肢百骸,驱散了最后一丝紧张。她的语速更加从容,表达更加流畅自然,眼神也更加坚定自信地扫向台下的不同方位。整个演讲行云流水,最后的收尾简洁有力,却余韵悠长。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短暂的寂静后,台下评委席响起了掌声。几位老师低声交流着,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神色。林雪萍的掌声尤其欣慰而轻柔。控制台后,江韵华的手指果断地点下结束音乐的播放键,悠扬的旋律适时响起,随后他抬起手,也加入了鼓掌的行列,嘴角的笑意终于清晰地舒展,这一次,是完完全全的、为她而感到骄傲的笑容。

许清瑶鞠躬下台,回到后台,一颗心仍在胸腔里欢快地鼓动着。她不是为掌声雀跃,而是为自己的完整表达和那无声传递的力量。

“非常精彩,许清瑶。”林雪萍第一时间走过来,递上保温杯,里面是温热的胖大海冰糖水,“尤其后半段,真正进入了状态。”

“谢谢林老师。”许清瑶接过杯子,小口喝着,甜丝丝的水滑过喉咙,润泽了略显干涩的声带,也润泽了心情。她的目光越过林老师,搜寻着角落的位置。江韵华已经离开控制台,正背对着她们,蹲在一个打开的器材大箱子前翻找着什么,高大的背影微微弓着。

演讲预演结束,礼堂里的人很快散去,各忙各的。有任务的留到最后收拾。许清瑶帮忙整理讲台桌面,江韵华则在清理后台的音频线缆和器材。

“喂,江韵华,”许清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到他身边,“刚才……嗯……谢了。”声音不大,带着点完成重要任务后的轻微疲惫和感激。

江韵华正在盘绕一卷厚重的黑色信号线,听到声音抬起头,瞥了她一眼,语气随意:“谢什么?举手之劳。ppt没卡壳,你讲得确实不错。”他把盘好的线塞进器材箱,“哦,对了,”他从旁边另一个敞开的、看起来像是装废旧海报展板的箱子里,扒拉出一个扁方形的东西,拍了拍上面细微的灰尘,递给许清瑶,“你的文件夹。之前做校庆设计草图时乱放的吧?掉在这箱子边角了,差点当废旧材料扔掉。”

许清瑶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自己画的校庆活动规划草图初稿,还有两张未完成的彩色小稿,确实是她前些天跟着学生会在这里整理东理时丢的。心底涌起一阵庆幸和后怕:“幸好你找到了!我以为丢了!”

“下次记得自己的东西收好点。”江韵华盖上装信号线的箱子,随口道。动作干净利落。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你稿子背那么熟,怎么在后台还紧张得跟什么似的?”他看着她,眼神带着点探究,嘴角却又有一丝了然的笑意。

被他戳中心事,许清瑶脸颊微热,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停留:“谁说的?我哪有紧张!就是……就是没休息好。”她试图强词夺理,扬了扬手里的文件夹,“总之,谢谢你了!文件夹和……及时雨。”

江韵华没再继续追问,只是低笑了一声,笑声低沉悦耳,让许清瑶耳廓有点发烫。那笑声仿佛在说:行吧,你说不紧张就不紧张。

两人收拾利落,并肩走出空旷得只剩下回音的大礼堂,阳光重新倾泻在身上,带着暖意。正午已过,学校食堂的高峰期已接近尾声。

“下午没课吧?”江韵华侧头问。

“嗯,自习为主。你呢?”

“下午林老师他们高三年级要开个生物教研紧急会,临时调课了,自习。”江韵华解释道,“林老师让我去她办公室拿份之前借给我的资料,顺便帮她打印点明天周测要用的小练习卷。”

许清瑶了然地点点头。提到周测,她想起什么:“对了,林老师的生物讲义精编,你是不是有最新版电子档?能发我一份吗?我那份纸质的好像被我不小心弄脏了。”她吐了吐舌头。

“行,邮箱发你。”江韵华干脆地应下。

学校大门不远处的城市景观带上,一座具有现代设计感的玻璃幕墙建筑正在施工改造。那原本是一家定位模糊、经营不善的商业体,如今被整体盘下,计划改造成融合文创、咖啡简餐和共享办公空间的多功能综合区。这个项目,正是江明华工作室最新的中标设计。

午后的咖啡店内,阳光被玻璃幕墙过滤后,柔和地洒在原木色的长桌上。空气中弥漫着深烘焙咖啡豆的浓郁香气和新鲜牛角包的黄油甜香。

林雪萍坐在靠窗的角落位置,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笔尖在纸上轻轻勾划,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她今天下午本来有课,临时调整后空出了一段难得的个人时间。高三学生的竞赛辅导方案需要细化,这里清静的环境正好适合思考。

她刚将一段知识结构图梳理清晰,桌面的光线被一道身影短暂遮蔽。她以为是服务生,抬头却对上江明华带着笑意和暖意的双眸。

“忙里偷闲?”他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将手里提的一个纸袋放到桌上,“知道你这会儿大概有空隙,路过一家刚出炉的老式菠萝包店,记得你爱吃这个口味?”纸袋散发出诱人的黄油和糖霜混合的甜蜜焦香。

林雪萍合上书本,鼻尖不自觉地嗅了嗅那香气,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意:“你怎么知道我没吃午饭?”语气带着一丝被精准拿捏住的无奈和甜蜜。她从食堂出来就被学生拉去答疑,只匆匆啃了个面包。

“猜的。”江明华拿起桌上的水单,一边看一边说,“正好,我也没吃。顺路过来看看这工地进度,顺便歇歇脚。”他指了指外面被绿色防护网和安全围栏包裹的建筑主体,“内部框架改动比较大,下午要和施工方再对一遍水电预埋的点位。”

服务生送来冰美式和江明华点的芝士火腿牛角包。林雪萍也点了一杯热拿铁。

“菠萝包先垫一口?”江明华将纸袋往她面前推了推。

林雪萍从里面拿出一个还带着微热余温的菠萝包,金黄油亮的酥皮层次分明。她小心地咬了一口,酥脆掉渣的外皮和内里松软香甜的面包在口中完美融合,浓郁的黄油香气和恰到好处的甜度瞬间征服了味蕾。“唔,味道真好。”她满足地轻叹一声,眼眸弯起,卸下了几分教师的严肃。

两人悠闲地吃着下午茶。江明华偶尔指着窗外工地的方向,低声说两句设计改造的难点或者创新点,比如如何保留原有结构承重同时创造更通透的公共空间,如何设置嵌入墙壁的绿植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如何引入智能调光玻璃调节光线和能耗……林雪萍虽不懂具体工程,但她善于理解和分析,总能从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或想法。这种工作性质截然不同、却能彼此理解并给予建设性回应的交流模式,早已是他们感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