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秋日的暖意与悸动的笔触
凉意已悄然渗透进城市的脉络,初秋特有的爽利阳光透过教室明亮的玻璃窗,在翻开的书本和笔记上洒下跳跃的金斑。林雪萍站在高二(3)班的讲台上,嗓音比往日略显低沉,但讲解《细胞呼吸》章节关键点时的条理依旧清晰。然而,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她偶尔控制不住的轻咳,还是暴露了她身体的不适——初秋骤然变化的气温带来的轻微感冒并未完全退散。 “……所以,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呼吸,Atp的产生都与电子的传递链密不可分,这是生命体能量代谢的核心通路。”林雪萍用激光笔点在投影幕布复杂的分子结构图上,努力压下喉咙的痒意,目光扫过台下年轻而专注的脸庞。
第一排靠窗的位置,许清瑶微微蹙着秀气的眉头,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游走,记录下关键图示的要点。她旁边的江韵华,看似漫不经心地转着笔,视线却从未离开过投影和林雪萍讲解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偶尔在难点处,他会下意识地停住转笔的动作,目光沉静下来,显示出远超他平时散漫外表的专注力。同桌的李涛用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示意他看林雪萍手边那杯快见底的热水。江韵华瞥了一眼讲台,随即收回目光,继续看着前方的图解。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舒缓了许多紧绷的神经。学生们收拾书本的窸窣声瞬间占据了空间。林雪萍拿起水杯抿了一口,喉间的干涩感稍有缓解,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短暂的晕眩。她微微闭眼,手撑在讲台边稳了稳身形。
“林老师,您还好吗?”许清瑶第一个察觉到异样,已经收拾好书包,快步走上讲台,漂亮的眼睛里盛满了关心,“您声音有点哑,脸色也不太好看。”
江韵华也跟了过来,虽没说话,但眼神紧紧落在林雪萍略显疲惫的脸上。
“没事,就是点小感冒,没休息好。”林雪萍睁开眼,对着两位自己颇为欣赏的学生宽慰地笑了笑,只是这笑容牵动下,又引出一阵轻咳。“快去吃午饭吧,别耽误了下午的课。”
“老师,我帮您去医务室倒杯热水?”许清瑶贴心地说。
“不用不用,”林雪萍赶紧摆摆手,“我办公室还有。你们快去吧,食堂好菜一会该没了。”她语气轻松,努力驱散两个学生的担忧。
目送着学生离开,教室里空了下来。林雪萍这才扶着讲台边缘,轻轻吁了口气,额角渗出的细汗在秋阳映照下尤为明显。这场感冒来得不算凶,但拖拖拉拉总不见好,加上批改作业和准备下周的全市生物教学公开课,确实有些透支。
走廊里渐渐只剩下她的脚步声。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她推门进去,却发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着一个修长挺拔的背影——江明华。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手里还拿着一份摊开的文件。“回来了?怎么脸色比早上出门时还差?”他立刻皱起眉,放下文件站起身,几步就走到她面前,温热的掌心不由分说地覆上她的额头。
那略带薄茧的手掌传递过来的温度和力量,让林雪萍心头一悸,连日来的倦意似乎都卸掉了几分,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些许紧绷的神经。“有点低烧吧,刚下课头有点晕。”她声音里带上了一点点不易察觉的依赖。
额头传来的热度让江明华的眉头拧得更紧:“还有点烫。让你昨晚别熬夜改公开课的设计图,非不听。”语气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心疼。他抽回手,利落地打开公文包,拿出一个小巧的药盒和一罐全新的枇杷膏,还有一小罐独立包装的蜂蜜。
“早上开完项目碰头会顺路去买的。感冒冲剂和退烧药,低烧可以先吃点这个。枇杷膏对嗓子好,蜂蜜水润肺。”他把药盒和枇杷膏放在她桌上,又拿起她常喝的水杯,打开蜂蜜罐,用自带的小勺舀了一勺浓稠金黄的蜂蜜进去,然后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温水,仔细地搅拌开。“趁温热喝点蜂蜜水,润一润再吃药。嗓子都哑成这样了。”
林雪萍看着他不容置疑的举动,心头的暖流压过了身体的不适。她接过温度正好的杯子,小口喝着加了蜂蜜的水。温润甘甜的液体滑过干涩的喉咙,带着一股奇特的安抚力量直达肺腑,连带着舌尖都弥漫开清润的甜意,驱散了那令人烦躁的刺痒感。
“今天下午没课了吧?”江明华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喝水。
“嗯,下午是备课和公开课的最后打磨。”林雪萍点点头,放下水杯,感觉喉咙舒服了许多。“项目进度还顺利?”
“还算顺利。城南那片旧小区活动中心的图纸甲方基本认可了,提了点小意见,改动不大。现在头疼的是预算控制,有些老旧墙体加固的成本超了预期,得再想办法砍点边角料。”江明华一边说着自己工作室的事务,一边自然地伸手探了下她额头的温度,“烧似乎退下去一点了?午饭带你去喝点清淡的粥吧?”
“就在学校食堂吃点吧,下午还要跟教研组讨论。”林雪萍说着,准备收拾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听你的。”江明华没再坚持,替她把桌上一叠散乱的试卷收拢码齐,“生病了就别那么拼。公开课准备的怎么样了?不是下周吗?” “大体框架都定了,就是互动环节和一些细节演示还在推敲,总觉得不够直观生动。”林雪萍拿起桌上一份打印出来的流程草稿。
“要什么方面的直观?模型、动画还是生活化的例子?”江明华的专业素养让他立刻抓住了要点,“我记得你之前提过想讲个案例……”
“是想引入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说明酶的作用。”林雪萍来了精神,翻到草稿的一处,“比如清洁剂的去污能力,用实验比较加酶和不加酶的差别。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江明华拿过她的草稿,略略扫过那段说明。他思索片刻,说:“这个对比本身没问题。但想抓眼球的话……或许可以找点学生们更熟悉的东西?比如,手机屏幕清洁?或者他们运动鞋上的污渍?带他们体验‘生物酶活’的魔力。再做个对照实验,一个用普通清洁剂使劲擦,一个加点酶制剂轻松解决,这种反差应该更直观?”他的设计思维立刻被激活,从生活实用角度给出了新的切入点。
林雪萍的眼睛一亮:“运动鞋污渍……这个切入点好!贴近他们的生活,痛点明确,实验效果肯定会很直观!我怎么没想到呢?”困扰她两天的问题被他三言两语点破,思路豁然开朗。
“因为你这两天生病,脑子烧迷糊了呗。”江明华轻笑一声,把草稿递还给她,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宠溺。“快吃药,然后我们去食堂。吃饱了脑子才能转得更快。”
午餐时间的食堂喧嚣热闹,青春的气息和饭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林雪萍点了一份青菜鸡丝粥,江明华要了简单的套餐,特意叮嘱给她多打一份汤水。他始终注意着她的状态,替她挡开拥挤的人群,在她坐下后又默不作声地把她不太喜欢吃的、可能刺激喉咙的青椒拣到自己碗里。无需言语的默契关怀,流淌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温暖的粥食下肚,又有信任的人在旁陪伴,林雪萍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