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毕业季的风与海,烟火下的心跳
六月初的空气,已彻底褪去了暮春的微凉,被正午炽烈的阳光烘烤得如同流动的、透明的蜜糖。/3\8′看′书·网′ /更~新*最*快,风从远处的海湾吹来,裹挟着咸腥的、独属于夏日的蓬勃气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潮热,掠过枝头愈发浓绿的树叶,也拂过教学楼下开始弥漫起淡淡离愁的毕业班走廊。距离高考仅剩最后七天。
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早已结束,进入自由复习和答疑阶段,教学楼里没有了往日考试的紧张与铃声的催促,多了几分夏日特有的、带着蝉鸣声的松散与静默。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家复习,但仍有不少人留恋着教室的氛围,尤其是高三的毕业生们。他们的存在让整个校园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一股无声的洪流——对未来的憧憬、对离别的感伤、对拼搏至最后一步的信念。
江韵华就是留校复习大军中的一员。此刻的他并没有坐在教室里,而是坐在学校靠海一隅的露天看台上,白色的校服衬衫领口解开了一粒扣子,露出少年人线条干净的锁骨。修长的双腿随意伸展在水泥台阶上,膝盖上摊开着摊开的高三物理复习资料和厚厚一叠错题集,手里握着一支笔,笔帽无意识地抵在唇边。目光却越过纸张,投向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金色的阳光在深蓝色绸缎般的海面上打碎成无数跃动的光斑,几只海鸥舒展着翅膀,在蔚蓝的天幕下划出优美的弧线。
他并非在偷懒。书本上的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原理,在前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下早已刻入了脑海,变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此刻坐在这里,与其说是复习,不如说是调整,是在这种开阔、带着海风的环境里,让绷紧的神经得到一次舒缓的松弛。每一次深呼吸,海风带来的咸涩感似乎都能冲刷掉一点点因高压而沉积的尘埃。
一阵轻微却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熟悉的韵律。他尚未回头,唇角却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清甜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某种不知名水果的洗发水香味,取代了海风成为萦绕鼻尖的主调。一本崭新的、封面印着简洁星座图案的活页笔记本和一杯冒着冷气的、杯壁凝结着细密水珠的青柠冰茶,被轻巧地放在了他摊开的物理错题集上。
许清瑶坐到了他旁边的台阶上,离得很近,没有刻意留出社交距离。她今天没穿校服,是一件清爽的奶黄色吊带背心,外面随意地罩了件薄如蝉翼的冰丝开衫,同色系的短裤下是笔直匀称的双腿。微卷的长发慵懒地盘在脑后,用一支简单的铅笔固定住,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下来,贴在白皙修长的脖颈旁,随着她靠近的动作轻轻晃动。
“海边发呆冥想复习法?”她侧过头看他,漂亮的眸子里带着促狭的笑意,阳光下瞳色显得格外清浅剔透。
江韵华拿起冰凉的杯子,舒服地喟叹一声,指尖的凉意透过皮肤直抵因炎热而有些烦躁的心底。他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酸甜冰爽的青柠滋味瞬间在口腔炸开,仿佛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驱散了暑气。“这叫战略性精神恢复。”他一本正经地纠正,随后把冰茶递到许清瑶面前,“功臣尝尝?”
许清瑶没拒绝,就着他喝过的地方,小口啜饮了一下,满足地眯起眼,像被顺了毛的猫咪:“我让奶茶店多加了两份柠檬片。怎么样,提神醒脑效果满分吧?”
“何止满分,简直救命。”江韵华诚实地感叹,“感觉还能再战五套理综卷子。”他看着崭新的笔记本,“这是?”
“给你的毕业礼物——预支版。”许清瑶狡黠地眨眨眼,指尖点了点笔记本的封面,“打开看看扉页。”
江韵华翻开硬质的封面。扉页上,不是常见的赠言,而是许清瑶用彩色荧光笔和细细的针管笔,精心勾勒绘制的一幅小小的水彩风格简画:简洁生动的线条,画的是两个小人并肩坐在像此地这样的看台上,望向远方一片抽象而绚烂的、带着星光和银河的背景。下面是一行娟秀的小字:【给宇宙无限大的笨蛋韵华。去更远的地方发光吧!未来,星辰大海。 —— 许清瑶】
没有直白的情话,却饱含着青春特有的、带着无限可能的鼓励和祝福。那句“宇宙无限大的笨蛋”更是让他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还夹杂着一丝熟悉的、被调侃又无法反驳的无力感。
“字面意义的星辰大海?”江韵华看着画面里绚烂的背景,又抬眼看了看面前真实存在的、辽阔的大海和蓝天,嘴角扬起一个有些无奈又极其明亮的弧度,“所以,你毕业旅行目标是……外太空?”
“想象力匮乏!”许清瑶用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佯装不满,眼里的笑意却更盛,“是心境!懂不懂啊?心境开阔,志向高远!再说……”她话锋一转,带着点小骄傲,“我这个‘校花级别未来设计师’亲手绘制加持过的幸运本,肯定自带逢考必过的buff光环!高三一年你用的那些本子都快翻烂了,毕业前换个新的,沾沾新气运,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这番带着点神棍气息又理直气壮的解释,配合着她生动无比的表情,让江韵华忍俊不禁,心底那股暖意却如海潮般蔓延开来。他小心翼翼地将本子合拢,郑重地放在自己那堆复习资料最上方:“懂了。谢谢,瑶瑶。”这一声“瑶瑶”叫得很轻,在略带喧嚣的海风背景音里,几乎只有彼此能听见。
“不客气。记得好好发挥,不然对不起本设计师的心血。”许清瑶满意地点头,随即转移话题,声音放得更轻更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和期待,“对了……明华哥那边,那个改造项目的奠基仪式……就是在周末吧?”她问得很随意,目光却落在江明华的侧脸上,似乎在确认什么。
提到大哥和那个承载着两人共同心血的社区改造项目,江韵华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而坚定起来:“嗯,周六上午九点,就在滨海公园北边那个老街区。大哥这两天忙得都没空回家了,电话里都透着沙哑。”他语气里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与有荣焉的自豪。
“雪萍老师会去吧?”许清瑶问得更随意了,随手将掉落脸颊的发丝别到耳后。
“当然!林老师前两天还跟我开玩笑,说‘你哥怕是把我的生物备课组办公室都当成他第二个工作室了’,打电话协调场地物料经常打到她那里去。”江韵华笑着模仿林雪萍那有点无奈又包容的语气,“不过周六她肯定去,没课。她还说,等我们高考完,大哥那边的项目也应该初具雏形了,正好可以组织……呃,”他顿了一下,想起林雪萍当时的表情,“‘组织你们毕业班这帮皮猴子去看看,什么叫教科书级别的因地制宜和人文关怀结合’。”他又把林雪萍那一本正经的教师口吻学得惟妙惟肖。
“噗……”许清瑶笑出声来,清脆如碎玉落盘,引得远处几个也在自习的学生抬头望了一眼。“雪萍老师总是这么一针见血。”她笑弯了眼睛,又看向江明华,“那你也会去的,对吧?”声音再次放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
江韵华侧过头,目光迎上许清瑶那双在阳光下亮得惊人的眸子,里面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影子。海风拂动她的发梢,带着青柠的香气。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她眼中那点询问背后小心翼翼的期待,不是为了问项目,而是为了问……
“去。”他回答得没有一丝犹豫,眼神专注而认真,“仪式结束后……等我一下?我找你有事。”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修饰,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许清瑶的心湖里漾开一圈圈涟漪。她清晰地听到自己骤然加快的心跳声,“咚、咚”地响着,几乎盖过了海浪的节奏。血液似乎有那么一瞬间涌上了脸颊,带来微妙的烧灼感。她迅速转过头,看向波光粼粼的海面,掩饰着自己的失态,只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带着鼻音的:“嗯。”
耳根处那抹悄然攀上的、无法遮掩的绯红,在阳光下暴露无遗。?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u$?最?¥快@
------
周六清晨的碧波园,晨光熹微,静谧而美好。小区临海而建,能远眺海湾的风景,房价不菲。
主卧连着的小露台上,白色藤编的小圆桌上,放着两杯还袅袅冒着热气的燕麦牛奶。林雪萍穿着浅米色的居家运动服,随意地将一头乌发松松挽起,正低着头,专注地用平板电脑审阅一份学生发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初步计划。她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晨起的慵懒,却依然有着教师特有的严谨。
露台的玻璃推拉门被轻轻拉开,江明华走了进来。他显然刚晨跑回来,头发微湿,额角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身上穿着黑色的速干t恤和同色系运动短裤,裸露的臂膀和小腿线条结实流畅,充满了成年男子阳刚健康的气息。他手里拿着两小瓶刚从楼下报箱拿回来的新鲜牛奶和一些邮件。清晨的海风带着凉意,吹散着他身上的汗水和运动后的热量。
“给。”他将牛奶放在桌上,将一封看上去像是广告函件的邮件放到一边,很自然地将另一封显然是公函的信件递到林雪萍面前,“你的。市教育局寄来的,优秀指导教师暑期研修的通知。应该是上周那个生物教学研讨项目批复了。”他声音带着运动后的微喘,却清晰稳定。
林雪萍眼睛一亮,立刻放下平板,接了过来:“这么快?我还以为要等七月中才有消息呢。”她迅速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确认函和详细的行程通知,唇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起来,“太好了!地点就在市教研中心,时间正好在你们那个‘黄金地段’项目第一期工程收尾那段时间,我们谁都不用赶场,也不会错过。”江明华那个老社区改造公共空间项目动工后进展颇快,第一期的儿童活动区和开放绿地预计七月中就能初见效果。
江明华在她对面坐下,拿起温热的牛奶喝了一大口,才舒坦地呼出一口气,笑着看她:“这下放心了?看你这段时间查资料做准备的劲头,还以为你要丢下我这‘准工地民工’去
天涯海角深造呢。”他目光落在她因高兴而愈发明亮的脸庞上,晨光柔和地勾勒着她精致的侧脸线条,让他挪不开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雪萍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胡说八道什么。”语气却软得没有丝毫责备的意味。她心里确实松了一大口气。之前担心研修时间和项目关键期撞车,毕竟都是两人投入巨大心血的事情。现在时间完美错开,甚至能形成某种接力——他的项目阶段性验收,她的研修重点开始。这奇妙的巧合带来的安心感,丝毫不亚于那份正式通知本身。
“对了,”江明华像是想起什么,放下牛奶杯,语气变得认真了一点,“昨天下午开材料协调会的时候,甲方那个项目经理,老高你还记得吧?就是头发有点秃顶,说话特别慢条斯理的那位?他跟我聊天时提了一嘴,说在市七中读高二的女儿是个‘理科黑洞’,尤其怕生物遗传那块,搞什么配子基因型啊性状分离比啊搞得崩溃,问能不能旁敲侧击地找你这位金牌教师……指点指点迷津?或者有没有什么好的家教推荐?”
他补充道:“我跟他说你高三带班,高考前肯定不行了,但暑假初期或者七月底有空档的话,或许能指点一下?当然,我说得很委婉,要看你意愿和时间,而且绝对不可能占用你太多休息时间。”他知道林雪萍对学生极其负责,但对这种朋友托朋友的请求,她有时也会勉为其难。
林雪萍拿着通知单的手指顿了一下。她认真回想了一下那个秃顶的、说话慢悠悠的甲方老高,似乎确实是项目里难得比较温和实在的合作方,前期材料报批也帮过些小忙。
“七中……高二?”林雪萍思考了一下暑期研修后自己的安排,“我研修大概7月20号结束,之后有一两周空档,本来是打算整理下学期新课的教案素材。如果是七月底、八月初那几天的话……嗯,可以匀出两个半天去她家给她理理思路,做个基础性的归纳总结,点几个关键方法。免费吧,就当还个人情?”她看向江明华征询意见。她没兴趣做收费家教,更倾向于这种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式。
江明华眼底泛起笑意:“好。那我晚点回复老高,让他女儿把最近的试卷和错题拍给你看看?到时候让司机接送你。”他深知她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风格,以及面对学生时那份不由自主的职业责任感,即使是对不认识的学生。而且,她愿意接受他的安排,考虑他人的感受,这种默契让他心里熨帖。他起身,走到她身边,弯下腰,自然地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带着汗水和晨曦味道的轻吻。“辛苦林老师了。这是替老高和他女儿提前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