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文圣降世,蛮荒入关(第2页)

更有一名疯癫老儒,原本口不能言,忽然在街头高呼:“圣人已出,大梁有主!”随即吐血而亡……

此类荒诞至极的故事,若只一两件,自然无人信服。

但一桩桩、一件件接连出现,而且传播速度之快,仿佛有无形之手在背后推动,短短十余日,已传遍整个大梁。

甚至蔓延至大宋、大秦等地,引得天下议论纷纷,百姓争相传诵。

而这其中,谁最难以平静?

非大宋莫属。

素来重文的大宋,自开国以来,便自诩为天下文道正统。

其历代皇帝尊孔崇儒、广纳贤士,宫廷设国学,地方建文庙,书香之盛,天下无出其右。

文人墨客俱以能入大宋为荣,士子之梦,莫过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可如今,却突然冒出个所谓“大梁四皇子”。

之前名不见经传,如今却成了“圣人转世”?天下文道八分归他?

大宋之内,士林震动,官府哗然,百姓皆言不平。

在汴京最大的一处文会“观澜阁”内,几日来几乎场场聚满,文人讲学时已不是论诗论策,而是争相辩驳:

有人称此乃妖言惑众,是大梁有意挑起天下文争;也有人颇为谨慎,认为不可妄断天命之事。

甚至连大宋太子赵昱都在朝会上言辞激烈,怒斥大梁为妄自尊大,蛊惑人心。

建议立即出使大梁,派当朝才子与之一辩高下,以正文道。

“天命可夺,文脉不可污!”这一言传出,竟也成了不少士子奔走高呼的口号。

不过,虽有文人愤怒,大宋皇帝却暂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命翰林院秘密拟出使名单,而在朝中重臣中,却有人已经注意到。

此事背后,似乎并不寻常——那一桩桩传闻、那玉简与石碑、梦中之语,传播之快之广,极不自然,恐怕不仅仅是大梁文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