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柒墨痕 作品

第276章 风起之时,青萍之末(第2页)

行商骤然瞪大眼,语气压低却难掩惊骇:“你可确定不是故布疑阵?”

账房先生微微一笑,淡然道:“我是记账的,不管真假,只做传递。”

二人言语之间毫无破绽,待银钱交割完毕,行商离去。

却不知店外阴影里,一名身形干瘦的老者已悄然离去,他袖中暗藏的风引司腰牌在风中微晃。

他低声自语:“鱼已咬钩。”

?

大秦别苑·静思堂外。

夜色深沉,天地俱寂。

浓云如墨,将残月吞噬。石室四周冷气渗骨,连水汽都仿佛被冻结。

苏浅浅倚着墙角,双唇泛青,眼下乌青浓重,身上的薄毯已三日未换,连原本每日送来的米汤也被减至一半。

她手指轻捻那枚缝藏微密情报的蜡丸,指甲缝中早被挤得生疼,但她未有一丝松懈。

石门忽地“吱呀”开启,灰衣嬷嬷捧着一盆盆景缓缓走入。

那是一株星黄藤,枝蔓干瘪,叶片枯黄,似随时将死。

“这是……什么意思?”苏浅浅声音干涩。

嬷嬷眼神复杂,未言语。她将纸笔放在案几上,低声道:

“她让你解释……藤液的反应机理,越详细越好。”

苏浅浅看了藤蔓一眼,忽地笑了,笑意中却带着彻骨寒意:

“我若说完,是不是就能吃饱喝暖?”

嬷嬷的指节收紧,却终究未出声。

苏浅浅缓缓挪动身体坐起,手指搭在藤蔓上,语调平稳:

“藤液于高温下爆裂而不燃,是因内含一种凝态胺质,需在温差交替中激活。”

“其稳定状态反而最为致命……”她边说边从袖中取出剥落的细叶,用指甲划出几道暗痕,在不引人注目之处,留下微弱字样。

藤液顺叶脉滴落,颜色略微偏灰,是她故意添入的细微杂质。

嬷嬷目光掠过,似有所觉,却终未言语。

室外风声如哀哭,苏浅浅望着那即将枯死的藤蔓,心念如刀锋掠过:

活着,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看见真相刺破黑暗。

秦军西境大营·中军帐

夜色沉沉,大营内炊烟早已散尽,只余偶尔几声咳嗽在静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中军帐内却灯火未熄,各营主将齐聚。

案几前陈列着一张染有斑斑污迹的营地示意图,图纸边缘因频繁翻阅而起毛翘边。

帐内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焦灼汗液混合的气息。

一名面容刚毅的副将上前一步,低声道:

“大人,疫情蔓延已至第七营,昨夜再添七人高烧谵妄,部分士卒悄然脱营……”

“若再无转机,只怕三日内兵心尽散。”

众将一片喧哗,皆言“封营应急”、“退守待援”,甚至有人提议暂撤至西陵谷后方。

蒙武立于主位,一身甲胄虽未卸,但肩头已有疲惫血痕,鬓角凌乱,黑影浮现眼下。

他不动声色,从副将手中接过一份草药检验报告,又扫了一眼众人。

帐内安静一瞬。

他缓缓走向桌旁铜壶,取出一碗清水,沉声道:

“这是今日随军药监三次筛检后封存的饮水,未添加任何药剂,由我亲自抽取。”

众将齐齐一震。

“将军……”

“不必多言。”蒙武打断,端碗,面色不改地仰头一饮而尽。

水微带药苦,入口冰凉,但他面容未动,碗底见底。

他放下空碗,声音如沉铁:“我蒙武,不信妖邪流言,不信敌国谣诼。”

“只信亲眼所见、亲手所饮。”

他目光环顾四方,一字一顿,“若有人再妄议退守、传流言,按军令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