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柒墨痕 作品

第280章 静堂惊变,北望烽烟(续)(第3页)

风雪间,他声音低沉,却如铁石。

——

夜更深了,京城陷入一片死寂。

洗心苑中,铜炉香仍未熄,蓝烟宛若游丝。

在空中缭绕不散,似乎也在窥探这个困兽犹斗的囚笼之人。

苏浅浅靠在椅上,眼睫低垂,气息微弱。

但她的手指仍不动声色地挪动着——

那粒藏在指缝中的蜡丸,已被她用牙齿轻轻咬破。

一缕极微弱的味道悄然在她唇齿间溢出,随气息潜入体内——

这是她留的最后一道自救手段,蜡丸内藏着宁凡配制的“明神解”。

微量即可缓解数种熏毒之效,使心神稍清。

这解药,不足以令她完全清醒,却能在关键时刻——保持一瞬清明。

她缓缓睁开眼,望着铜炉上方半掩的墙缝。

那里,是她今日午后被带来时故意撒落灰痕的地方。

若哑嬷还活着,若有人仍在……那里,便是她唯一的信号点。

墙缝中似有微风鼓动,火光微颤,一丝极轻极淡的声响随风而来。

那是一道微不可察的破风声——极短极细,如蚊蝇振翅,又仿佛一线弦鸣划过。

苏浅浅心中一紧,立刻屏息,微微偏头。

“……啪。”

铜炉侧,一粒米粒大小的细物坠落无声,悄然落入她袖口。

她不动声色,指尖悄然一搓,将那物藏于掌心,稍稍一拧。

那是包着蜡纸的小木粒,内中藏纸细如丝线,仅容十余字。

苏浅浅掌心一热,心头却冷静至极。

这是哑嬷的暗信方式,来自牢狱之外的唯一回应。

她缓缓阖目,指尖微动,将纸条藏入袖口内侧的线缝——

那里早已被她预留了一道细线缝隙,藏纸不难,但要送出去,才是最难。

她需要一次被“例行审讯”移出的机会,也需要——一个接应者。

眼前的道路仍然漆黑,但这一线风动、一粒纸信,却仿佛在她心底点亮了一盏残灯。

——

与此同时,京城西厢之外。

哑嬷披着一身粗布灰袍,正悄然穿行于宁府后院地窖。

她身影驼背、步履缓慢,乍看不过是个庖房老妇。

可她每一步落脚,皆不偏不倚地避开夜巡侍卫动线,翻墙、避光、停步、再动,如同行走在刀锋之上。

她手中握着的,不是兵刃,不是密信,而是一根短短的银针。

针尾缠了红线——那是暗号信标,只需顺利回入宁府地炉烟道之中,便能借夜间升烟送达风引司东阁——

那里,有宁凡布下的最后一只“信鸦”。

她必须在天明之前完成这一趟。

她背影踽踽,脸色阴沉,眼中却没有半分犹疑。

——

北荒·乌山防线。

第三军团副统帅温则正持画笔伏案而绘。炉火摇曳,将他侧脸照得清冷峻厉。

他眼前展开的是一幅极为复杂的防御引诱图,中心有一处圈点标明:“废井”。

他将笔搁下,望向帐内守候已久的两人——

一人瘦高如竹,面无表情;一人短小精悍,满脸风霜。

“你们二人,各带三人,一日后潜入秦境第五区哨后,目标只有一个——引他们向‘假线’。”

“但记住,”他缓缓道,“如果三日后他们无人回头,我们——便出手截人。”

两人对视一眼,皆不言语,却一齐抱拳,低声应下。

“是。”

温则立于帐内,缓缓卷起图纸,目光远眺帐外风雪。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他轻声道,“若不能尽快接回她……宁帅也撑不了多久了。”

——

王恒府邸,书房夜灯如豆。

王恒负手而立,望着墙上精绘的北荒边线图,身旁是一人低声汇报:

“已潜入侦测区域。侦察兵未回,但粉反应确认有效。北荒应有所察觉。”

“很好。”王恒语气淡淡,轻抚案上虎符,“再给他们一点‘风声’,不动真兵。”

“我要让他们以为,我们只是在试探。”

他缓缓勾起嘴角。

“但真正的手——不在落鹰涧。”

他转头望向西北方向,目光如夜蛇般幽深阴冷。

“而在……星藤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