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冰层下的脑髓珊瑚(第3页)
冲击的余波尚未散尽,狂风卷着冰屑在通道边缘呼啸。断裂的冰层边缘犬牙交错,如同巨型史前生物的獠牙。深不见底的通道下方,那幽幽的绿光稳定地散发出来,没有温度,却带着一种令人灵魂都感到滞涩的冰冷。刚才那股磅礴的非人类思维场共鸣冲击消失了,通道口一片死寂,只剩下寒风刮过冰棱的凄厉呜咽。
诺拉看着战术目镜上显示的垂直通道深成像,倒吸一口凉气:“……深度……1723米!直接通到了那个‘脑’髓空腔……上方……隔断层被彻底击穿了!”
陈岩小心翼翼地将已近乎昏迷的斐清安置在青年旁边,迅速用应急绑带固定好两人。他抓起一支高功率量子冷光灯,走到垂直通道的边缘,将灯头对准下方深不见底的幽绿深渊。一道凝聚的、高亮度的青白色光柱刺破黑暗,直射下去。
灯光驱散了部分幽绿光芒笼罩下的模糊,照亮了下方通道壁光滑如镜的冰断面。同时,也照亮了……通道下方空腔内壁的结构!
那并非想象中熔融玻璃状的黑曜石质空腔壁。
灯光所及之处,冰层通道的正下方,空腔的顶部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形态——那是由无数巨大的、半透明的、流淌着幽绿色荧光的管状物密集堆积而成!
这些管状物粗细不一,粗的如同古树躯干,直径超过三米,细的则似丛林藤蔓,密集缠绕。它们的材质并非冰冷的岩石或金属,更像是某种……介乎于生物血肉与高纯度晶体之间的诡异复合体!深灰色如同凝固脑髓的半透明肉质基底上,覆盖、交织、凸起着如同神经网络或者硅晶电路一般的复杂淡紫色脉络,密密麻麻延伸至每一个管道的末端。而那幽绿的荧光,正是从这些紫色脉络的核心流动线中透射出来!
整个空腔顶部,就像一个由亿万条放大到令人惊悚尺度的神经束和血管(或者说能量管道束),盘绕、堆叠、扭曲形成的一片无法名状的……“脑髓珊瑚礁”!那巨大的、如同主神经节的白色搏动核心,就被“悬挂”在这片珊瑚礁最中心、最粗壮的几根管状物交汇的深处。此刻,那白色核心的光芒似乎暗淡了一些,搏动的间隔也拉长了,仿佛刚才那穿透它保护层的一击,对它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反冲击。
而在这片令人窒息的“脑髓珊瑚礁”的角落,在密集管状物形成的一道巨大缝隙之下,冷光灯的光柱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点……不协调的反光?
那并非绿色脉络的荧光,也不是白色核心的搏动光晕。那是……金属和强化玻璃棱角反射的冷光!
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一个平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整个空腔内部唯一一片平坦的、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构造区域!它的基座被数根粗大的幽绿色管道如同触手般从下方“托举”起来,平台边缘已经严重锈蚀变形,但依稀可辨加固合金框架的轮廓。平台内部结构损毁严重,但在灯光下,能看清几个扭曲倾覆的巨大密封罐,断裂的管线如同死去蠕虫的残骸。
最引人注目的,是平台边缘竖立着一个半坍塌的、如同巨大信号接收天线骨架的金属结构,但它的中央支撑柱顶部,并非天线网,而是一个被撕裂了一半的球状玻璃仓。剩下的一半,如同一颗被啃食过的眼球,空洞地望着上方冰层通道的方向。
而在平台靠后的位置,灯光扫过一个坍塌的控制台残骸边缘。一台深埋于倾倒设备框架下的老式机械打字机的残骸半露出来,上面甚至还卷着一张微微泛黄的打印纸。而平台更深处,在两根巨大管状物交叉形成的阴影夹角里,赫然蜷缩着一个穿着老旧御寒服的人形轮廓!那人背靠着冰冷的肉管壁,头耷拉着,手脚扭曲成一个不自然的僵直角度。衣服上布满厚厚的冰霜,但从衣物肩膀处露出的部分看,里面早已是白骨。
人类活动的痕迹!
这里不仅有一个远古的、诡谲的“脑”髓空腔,而且在至少几十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建立据点进行……研究和观测?!
“林深实验室……不止一层!”诺拉的声音干涩,充满难以置信的震撼,“他们根本不是无意中发现这个东西……他们是故意建在它头顶上!这个平台……时间比对……建筑材料风格……就是林深一期工程丢失的核心基地!第二卷档案里提到过的……整个项目的‘零号站台’!”
那个卷轴状的伏笔!那个在调查初期就发现被抹去一切记录的初始站点!原来它没有消失,它是……沉入了这里?!被这些巨大的管子“吞没”了?
“那具尸体……”陈岩的目光锁定那个蜷缩在平台角落的白骨,“姿势……不像是自然死去……像是被瞬间冻僵前,还在指向平台更深处的一个区域……一个通向这坨‘脑髓珊瑚’更深处的、被肉管封住的拱形通道入口?”
“林深……‘零号站台’……在呼唤……在……警告……”斐清极度虚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困惑和更深层的寒意。“……那个死在那里的人……临死前……指向的地方……不是外面……是更深处……他的意识碎片里……只有……恐惧和……某个……名字……”她艰难地喘息着,胎记星图的猩红光芒微弱而凌乱地跳动,“……‘脑髓珊瑚’的核心里面……有个……‘声音’……在重复……‘思维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