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静默侵蚀(第3页)
"发现目标。"生物学家声音发紧,"体长3-5厘米,符合多毛纲特征。"但当他把采样管凑近观察窗时,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08:17 异常初现
伊万的冲击钻突然卡住。俄国人咒骂着抽出钻头,发现钛合金尖端布满蜂窝状蚀孔。"酸液腐蚀?这深度不该有..."他取出手持ph计,数值显示8.1——正常海水碱性。
苏离的声呐突然刷新成像。在距他们三十米处,出现十七个移动光点,运动轨迹形成精确的斐波那契螺旋。少女快速计算:"目标速度0.2节,体积相当于成年人..."
09:45 数据污染
林修头盔的Ar界面突然闪烁。他们携带的Ctd温盐深仪显示水温从2.1c骤升至25c,但潜水服外置温度计仍显示2c。母舰同步接收的数据却呈现完全正常的曲线。
"设备故障?"澹台明擦拭镜片,发现生物诱捕器采集的沉积物正在蠕动。显微镜显示某种未知硅藻,其外壳纹路与Ar界面闪烁的图形完全一致。
11:02 首次接触
苏离的机械臂突然被无形力量拉扯。侧扫声呐捕捉到模糊轮廓——某种长约二十米的条状物正环绕小队移动。她启动激光测距仪,光束在十五米处发生反常折射。
"那里存在密度突变层。"少女调出盐度数据,"海水盐度从34.7‰骤增至50‰,形成类似卤水池塘的..."话音未落,所有仪器突然黑屏。
11:07 黑暗时刻
绝对黑暗中,林修听到自己放大十倍的呼吸声。备用电源启动后,他们看到永生难忘的画面——潜水服外附着无数发光生物,每个都呈现完美几何形态:正十二面体的水母,等边三角形的蠕虫,球体的浮游生物。
"这是...人工培育的?"澹台明的声音带着高频颤音。生物诱捕器自动拍摄的照片显示,那些生物外壳纹路竟是微缩版大陆架地图。
11:15 认知冲击
伊万的钻臂传来金属疲劳警报。俄国人突然指着岩壁:"这些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所有裂痕角度都是60度!"地质学家颤抖着举起量角器——自然界玄武岩冷却形成的柱状节理通常是120度。
苏离的声呐成像刷新出更恐怖的画面:那些移动光点正在组合成人类dnA的双螺旋结构。当她试图放大观察时,Ar界面突然爆出雪花噪点,夹杂着类似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