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菌纹蚀心(第2页)
"沧龙号,检测到生命体征吗?"白知微的质问被声呐回声扭曲成母亲传授的疍民巫歌,此刻整艘潜水器正在共振中解体重组为青铜鼎形态。
02:30 观测分娩
赫连星野的西夏占卜骨突然悬浮,组成蒙元《混一疆理图》的量子态投影。地图上的热液喷口群正以每分钟1光年的速度向宇宙胎膜膨胀,而他们四人的基因组序列被刻在膨胀边界上。
"归墟Ai,启动文明熵值评估!"顾临渊嘶吼着拍下紧急按钮,系统却用良渚玉琮的钻孔频率回复:「当前文明成熟度0.618?,准予接生。」
科学纪实模式:深海勘探日志(2035年10月17日)阶段性异常报告(累计72小时观测数据)
第一异常序列:声学污染
09:00 白知微校准亥姆霍兹共振器时,发现17hz频段存在持续性背景噪声。对比noAA 2028年深海声纹数据库,该频率与抹香鲸哀鸣相似度达79%。
处置措施:
1. 启动主动降噪协议(参照2029年《海洋工程学报》第5.3条款)
2. 采集水样检测浮游生物密度(结果:2.3x103 cells/mL,属正常范围)
14:30 噪声频率突变为52hz(对应52赫兹鲸孤独声纹),声压级提升至129dB。白知微耳后磁铁共振器记录到次声波导致的前庭神经紊乱,服用苯海拉明后缓解。
第二异常序列:地质悖论
10:15 顾临渊使用激光测距仪发现热液喷口群扩张速率异常:
- 实际测量值:0.17mm/s
- 理论预测值(基于2015年《自然·地球科学》模型):0.03mm/s
处置措施:
1. 启动"女娲-7"岩层应力监测系统
2. 发现玄武岩基底存在周期性舒曼共振(7.83hz),振幅与喷口扩张速率呈正相关(r2=0.93)
16:00 钻取岩芯样本显示逆年龄梯度:
- 表层(0-10cm):2.1亿年(三叠纪)
- 中层(10-30cm):0.65亿年(白垩纪)
- 底层(30-50cm):现代人工聚合物(聚四氟乙烯微粒)
处置措施:
1. 启动污染防控预案(参照《国际深海勘探公约》第33条)
2. 样本封存于液氦环境(-269c),等待母舰实验室分析
第三异常序列:生物畸变
11:30 沈照夜采集到新型管状蠕虫(命名:riftia abyssi),其血红蛋白携氧量达常规品种3倍。基因测序显示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链存在人工编辑痕迹(Crispr-Cas12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