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千里奔袭(第2页)
这工作量实在是有些大。
“经过咱们这段时间的经营,本来的两万人,现在已经增长到三万人。
只不过,多出那一万,大部分是新兵或降卒。
凑数守城还行,真拉出去打硬仗还是欠缺不少。”
于禁开门见山,直接从兵力上分析当前形势。
“鲜于辅将军那边,精锐善战的士兵大概有多少?”
说完了自己的兵力,于禁紧接着询问起齐周。
“回将军,除去旧主刘幽州麾下万余老兵之外,剩余三万士兵多为民兵、乡勇。
那些乡勇据城坚守有余,但野外和乌桓作战,就不够看了。
另外无终田畴还有任侠、义军数千人,都是多年和流寇、异族游斗的好手。
说到底他也是旧主刘幽州心腹之人,这次听说幽州告急,他也表示会配合咱们行动。
这么算下来,我们这边精锐一万五六千,可快速召集的乡勇、民兵三万起步。”
于禁朝齐周点点头,在心里盘算起来。
“两家共三万五千精锐,可以用来守城的普通士兵最少有四万。
也就是说,好好调配一下,甚至咱们还能有不少机动部队?”
毕竟幽州重要的城池就那么几座。
只要守住那些要道,基本就可以守住幽州。
假如按照于禁的估量,两三千精锐带着四五千乡勇守一座城,敌人就是强攻,没个几十天也攻不下来。紧要的这十个左右城池,算下来精锐用三万,还能剩下五千机动。
对于目前形势来说,是个好消息。
“仲德,假如我调配三万精锐,分别去死守十处要道。
配合上那四万乡勇,你觉得咱们能守住幽州多久?”
程昱心里早就看时算计了,听到于禁发问,他立刻答道:
“不考虑辽东公孙度的话,单就乌桓联军加袁绍大军,最快也得半个月才能见成效。
假如考虑公孙度,那就不好说了。
这家伙态度不明,保持中立还好。
不论他帮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毁灭性打击。”
“我觉得公孙度态度不明对咱们来说,反而是有利的。”
齐周在幽州和公孙度打交道比较多,对于公孙度的了解也深刻。
听到程昱的分析,齐周补充道:
“他不表明态度就证明他有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