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夜行人 作品

第256章 曹公公出使大同部落(第2页)

曹化淳在三百锦衣卫的护送下,打着大明使臣的旗号,从张家口出关,直奔安北镇。曹化淳掀开鎏金马车的貂皮帘幕。车辕下传来驼铃沉闷的响动,三百余人的队伍正沿着灰绿色的草毯蜿蜒前行,旗幡在罡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要将这苍黄暮色撕出裂痕。

他伸手摩挲腰间明黄丝绦缠绕的象牙笏板,冰凉触感里还残留着紫禁城晨朝的寒意。御赐的节杖裹着朱红锦缎搁在膝头,金饰兽首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这是天子威仪最后的象征,可队伍里半数护卫的皮甲已磨得发白,刀刃上的锈迹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公公,前方便是大同部落的牙帐。”通事官的声音裹着朔风飘进车厢。曹化淳望着远处星点般的毡包,想起三日前在乾清宫接旨时,崇祯皇帝指节敲着奏报的声响。察哈尔部西迁,大同部落摇摆不定,朝廷拨不出军饷,便将这烫手山芋抛给了司礼监。

马车轮碾过一道沙梁,突然剧烈颠簸起来。曹化淳掀开帘子,看见队伍最前端的锦衣卫正挥舞绣春刀劈开荆棘。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插在草原上的黑色旗帜。随行画师跪在地上,颤抖的笔尖追着暮色勾勒出起伏的草浪,却不敢抬头描摹那些在草尖跳跃的狼眼。

寒风卷着沙砾拍打车厢,曹化淳摸出怀中的密函。纸上墨迹未干,是首辅温体仁的蝇头小楷:“务使大同部落归心,否则......”省略号像把悬在脖颈的弯刀。他望着车辕上那杆褪色的“明”字大旗,金线绣的蟠龙在风中扭曲成诡异的形状,恍惚间竟与草原上腾起的狼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