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改农庄为军垦(第2页)
陈守国看着这一万多人走远,开始安排人检查农庄内没有被带走的财物,主要是粮食,这里也是后金的粮食储备基地,陈守国让人运走一部分粮食作为军粮,剩下的粮食直接放火烧掉。为了不让后金军队有追击王三百户所的人,惊雷营干脆就往盛京城方向运动。
沈巍带领白虎营在辽阳近郊活动,见到大的农庄直接冲进去杀人放火,这些农庄要么就是后金的官庄,要么就是八旗贵族的农庄,冲进去杀人放火,解救汉人奴隶,一点心里负担也没有,可是他们在辽阳周边就遇到不少小农庄,它们八成是由汉人负责管理,少部分朝鲜和蒙古的战争俘虏,实行“计丁授田”,由壮丁耕种,每丁分配 十垧土地,其中五垧种粮、五垧种棉。沈巍劝说这些汉人到铁岭去投奔大同军,遭到这些汉人的拒绝,由于辽东平原地广人稀,平均每个壮丁可耕种的土地都在五十亩,给后金朝廷交了税粮之后,他们还能活,他们也不嫌后金的税负重,只要让他们能苟活着,才不在乎给谁种地,这也是在中原被朝廷、官绅地主剥削怕了,既然都是当牛马,给谁当不是当,在哪里做不是做。
沈巍看着这些汉人,感到无能为力,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难道要对他们说:同样是种地,你给后金人种地就是资敌,应该去给大同军种地,你让他们去爱国,可国家爱过他们吗,沈巍这是才明白,大同军明明已经具备了战胜后金军队的实力,却依然选择对峙,在战场上战胜对手容易,在争取民心的战场上战胜对手才是真的胜利,
沈巍这时候才明白,大同部落喊出公平、平等、民主,就是把每个老百姓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不是需要的时候当兄弟,不需要的时候就当老百姓是牛马,沈巍有心把大同部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告诉这些汉民,可是他一张嘴能告知几个人呢,沈巍内心时间越久,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觉得族长是多么的英明。
铁岭大同军的印刷工坊,经过童世贤这个大掌柜的筹备,大同军上上下下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可以刊印了,印刷工坊有了,就开始为文稿发愁,整个大同军也没有几个识字的人,能写文章的更是屈指可数,只能给每个识字的人都下达任务,每个人都要给大同军底报投稿,内容主要是大同军各营取得了哪些胜利,大同军是怎么样的仁义之师,大同军控制区土地的分配政策,更重要的就是大同思想的宣传。排版完成之后就开始了日夜不停地印刷,印刷好的大同底报就通过各种渠道,派发出去,不知道效果,只能努力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