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做个小梦 柒(第2页)
他的喉结滚动了几下,突然抓住我们的手。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干燥温暖,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茧。远处传来集合的哨声,他转身跑向大巴时,我看见他把纸条塞进了贴胸口的衬衫口袋。
两周后喜讯传来,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当汪勋乐的名字出现在省队名单时,王然抱着我跳得辫子都散了。而主角本人却静静站在布告栏前,手指轻轻抚过名单上自己的名字,像在确认一个遥远的梦境。
放学路上,梧桐絮飘得像是六月飞雪。汪勋乐突然停在一家乐器行前,橱窗里摆着一把褪色的民谣吉他。
"等拿到奖金,"他轻声说,"我想学这个。"
我和王然惊讶地对视——这是汪勋乐第一次提及与学习无关的愿望。夕阳穿过树叶间隙,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一刻,他眼中有我从未见过的光彩。
在拐角处分手时,他突然拉住我书包带:"谢谢。"声音轻得像片落叶,"不是为竞赛......是为那天在医务室,你说我已经足够优秀。"
暮色中,他的侧脸线条已经褪去稚气,显露出青年人的轮廓。我突然意识到,那个在雨中被人欺负的男孩,已经长成了会温柔道谢的少年。而我,也不再是依赖前世记忆的所谓"作弊者",真正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二次青春。
高三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声音通过劣质喇叭刺入我的鼓膜:"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毕业班了!"头顶的风扇搅动着九月的热浪,将红色横幅吹得哗啦作响,上面"高考决定命运"六个大字像一道伤口横亘在礼堂上方。
我摩挲着新发的高考大纲,纸张散发出油墨的苦涩气味。前世的我此刻应该正在二本院校的宿舍里刷剧,而今生的目标清晰得刺眼——京大管理学院。
这个在曾经时空中连想都不敢想的名字,如今成了触手可及的可能。
"汪璒,"班主任李老师拦住散会的人群,把我拉到走廊拐角,"学生会学习部长的人选,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阳光透过铁栅栏在地上投下监狱般的阴影。我望着礼堂外乌泱泱的人群,汪勋乐正被物理竞赛组的学弟妹们围着请教,他低头讲解的侧脸在树影里忽明忽暗。自从奥数省赛夺冠后,他成了学校重点培养的"清华苗子"。
"高三接手会影响复习进度。"我实话实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大纲页角。
李老师突然压低声音:"校长暗示,学生干部在自主招生时会有隐性加分。"她顿了顿,"况且你那个'学海方舟'社团,不是一直做得风生水起吗?"
远处传来汪勋乐解题的声音,清冷得像山涧流过卵石。我鬼使神差地点头:"我接。但需要改革学习部的运作模式。"
三天后的晨会上,我的"学习结对计划"引发轩然大波。当我用彩色图钉将全年级前100名的强弱项分析表钉在公告板上时,围观的同学发出潮水般的议论声。
"按学科互补结对?疯了吧!"
"我数学140分的人凭什么要帮吊车尾?"
"安静!"李老师敲着讲台,"汪璒同学解释一下。"
我深吸一口气,粉笔在黑板上划出尖锐的声响:"A同学数学145分但英语90分,B同学英语140分但数学85分——如果各自为战,你们觉得谁更可能考上清北?"
教室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落地的声音。
"但要是他们互相辅导呢?"我写下大大的"1+1>2",粉笔断成两截,"高考是总分游戏,补齐短板比强化优势更重要。"
计划推行第一周,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周三中午,我正往嘴里塞饭团,王然风风火火冲进活动室:"七班那对组合吵起来了!男生嫌女生讲题太啰嗦!"
我赶到时,七班教室后门围满了人。扎马尾的女生正把英语笔记摔在桌上:"行啊,嫌我啰嗦?那你月考英语别想超过100分!"她对面的男生脸色铁青,桌上摊开的数学卷子被揉成了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