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救风尘 肆(第2页)

"这位是京城来的黄大人。"林老夫子介绍道,"特意来苏采办绣品。"

汪璒心头一跳——京城来的?莫非与此案有关?

雅集正式开始,众人或吟诗作对,或挥毫泼墨。路杊作为"书童"侍立一旁,却不时被汪璒唤来研墨递笔,引来几位客人侧目。

"汪公子这位书童,气度倒不一般。"黄大人眯眼打量着路杊。

汪璒微笑:"自幼伴读,耳濡目染罢了。"

斗茶环节开始前,林老夫子突然提议:"今日春光明媚,不如先以'春'为题,即兴赋诗一首?"

众人纷纷叫好。汪璒正思索间,路杊已悄声道:"让我来。"

不等她回应,路杊已上前一步,向众人拱手:"小子斗胆,愿抛砖引玉。"

满座哗然。一个书童竟敢在如此场合献诗?林老夫子却饶有兴趣地点头:"请。"

路杊略一沉思,朗声吟道:

"东风不解语,吹梦到姑苏。

柳眼初含碧,桃腮已点朱。

帘外莺声滑,樽前客影孤。

何当共明月,一醉浣花湖。"

诗罢,满座寂然。林老夫子眼中精光一闪:"好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尤其'柳眼初含碧,桃腮已点朱'一联,生动传神!"他转向汪璒,"汪公子,你这书童了不得啊!"

汪璒心中暗喜,正欲答话,忽听一个尖利声音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醉仙楼的路大家!"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汪璒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个锦衣少年——苏州盐运使之子周显,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周显摇着折扇,满脸讥讽:"一个乐伎也配在此吟诗作对?林老先生,您可别被他骗了。这路杊在醉仙楼,可是专门伺候那些有特殊癖好的客人..."

"住口!"汪璒厉声打断,气得浑身发抖,"路公子才情高洁,岂容你污蔑!"

周显一愣,随即怪笑:"哟,汪'公子'这么护着他,莫非...尝过滋味了?"

满座哗然。汪璒脸色煞白,却昂首挺胸:"路杊的才学,在座各位有目共睹。出身微贱又如何?古往今来,多少贤才起于草莽!"

她转向林老夫子:"老先生常教导我们'不以出身论英雄',难道只是空谈?"

林老夫子捋须沉思,正要开口,那位黄大人突然笑道:"有意思。一个乐伎能吟出这样的诗,确实不凡。不如...再来一首?"

路杊站在原地,背脊挺直如青松。汪璒看出他眼中的屈辱与愤怒,却也知道此刻退让只会更糟。

"请出题。"路杊声音平静。

黄大人眼珠一转:"就以'绣'为题如何?苏州绣品天下闻名啊。"

路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略一沉吟,朗声吟道:

"金针度线意迟迟,五色丝纶寄远思。

莫道绣工只女子,江山万里亦如斯。"

最后一句一出,黄大人脸色突变。林老夫子却拍案叫绝:"妙!将绣品与江山并论,气魄非凡!"他亲自斟了杯酒递给路杊,"路公子,老朽敬你一杯!"

这一举动,等于当众认可了路杊的才学与身份。周显见状,悻悻地退到一旁。

斗茶开始后,路杊果然大放异彩。他煮茶的手法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间尽显大家风范。林老夫子品过他奉上的茶后,连声赞叹:"汤色澄澈,香气清幽,回甘悠长...好茶!"

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茶艺上,汪璒悄悄靠近黄大人:"听闻大人此次来苏,是为采办绣品?"

黄大人眼中闪过一丝警觉:"汪公子对此有兴趣?"

"家父在京城也有些门路。"汪璒故作轻松,"特别是...牡丹锦一类的高级货色。"

黄大人手指微微一颤,茶水洒了几滴在袖口:"牡丹锦?公子怕是记错了,这次采办的是百鸟朝凤图。"

汪璒心中一凛——牡丹锦果然有问题!

雅集散后,林老夫子特意留下汪璒和路杊,邀他们改日到府上品茗论诗。回程马车上,汪璒仍沉浸在方才的惊险与胜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