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冰刃与涟漪 壹(第2页)
他说话时没有抬头,专注地记录着数据,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汪璒突然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指节分明,是游泳运动员的典型特征。
"你以前是运动员?"她忍不住问。
汪勋乐笔尖停顿了一下:"400米自由泳,现在算是半退役状态。"他合上文件夹,"下午开始水疗,两点我来接你。"
午餐时,张娜带来了汪璒的训练笔记和一些日用品。
"那个汪治疗师怎么样?"张娜递给她一杯热牛奶,"我听说他很有名。"
汪璒小口啜饮着牛奶:"他很...专业。说我现在右踝力量不平衡,导致落冰姿势有问题。"
张娜点点头:"他确实眼光毒辣。对了,你知道他为什么'半退役'吗?"
汪璒摇头。
"连续三届游泳世锦赛冠军,去年却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因出发失误失去领先优势,最后50米明显体力不支,只拿到第四。"张娜压低声音,"赛后采访他说需要'调整状态',然后就来了这里做兼职治疗师。圈内人都知道,他是在考虑彻底退役。"
汪璒若有所思。难怪他看她的眼神中有种特殊的理解——他们都是被自己的高标准困住的人。
下午的水疗室宽敞明亮,中央是一个小型泳池。汪勋乐已经等在那里,穿着黑色泳裤和白色t恤,正在调试水中的设备。
"换好泳衣后叫我。"他指了指更衣室,递给她一个防水袋。
水中的训练比汪璒想象的困难。花样滑冰要求的是爆发力和精准控制,而水中康复更注重缓慢、持续的力量输出。汪勋乐站在她身边,耐心指导每个动作,偶尔在她失去平衡时轻轻扶一下她的肘部。
"放松,让水支撑你。"他的声音在水波的折射下显得格外柔和,"想象你在冰上做燕式平衡时的感觉。"
奇怪的是,这个比喻让汪璒立刻找到了感觉。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冰面上,身体逐渐放松下来。
"很好。"汪勋乐的声音近在咫尺,"现在慢慢转动脚踝,感受水的阻力。"
训练结束时,汪璒惊讶地发现脚踝的疼痛减轻了许多。汪勋乐递给她一条毛巾,嘴角微微上扬:"进步很快。"
这是他第一次对她露出接近微笑的表情,眼角泛起几道细纹,让他整个人突然生动起来。
"谢谢。"汪璒接过毛巾,突然注意到他左肩上一道长长的疤痕,"这是......?"
"旧伤。"汪勋乐迅速转身去整理设备,"明天我们加入一些阻力训练。"
接下来的日子,康复训练成了汪璒生活的重心。每天早上八点,汪勋乐都会准时出现在病房门口,带她去做各种治疗和训练。他的计划严谨科学,每次都会根据她的进步调整难度。
第十天早晨,汪璒在等汪勋乐时翻看着比赛录像。屏幕上是她去年世锦赛的自由滑,那个让她错失金牌的失误跳跃。
"起跳的时候,重心太靠后了。"
汪璒吓了一跳,抬头看到汪勋乐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今天的训练计划。
"你知道花样滑冰?"她暂停了视频。
"了解一些基础原理。"汪勋乐走进来,目光扫过屏幕,"游泳也需要研究身体力学。"他顿了顿,"那次失误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因素。"
汪璒握紧了左手:"你怎么知道?"
"慢镜头显示你在起跳前有0.3秒的犹豫,眼神向下看而不是向前。"他推了推眼镜,"我......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是汪勋乐第一次提及自己的过去。汪璒注意到他说这话时右手无意识地抚过左肩的伤疤。
"去年游泳锦标赛,"他继续说,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别人的事,"出发时我犹豫了,因为想起前一次比赛的抢跳犯规。那0.1秒的迟疑,足够毁掉整场比赛。"
汪璒屏住呼吸。他终于说出了那个"失误"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