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潼关箭雨与未央棋局的双重奏》(第3页)
刘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甚至连炼丹炉都被他不小心打翻了,里面的硫磺撒了一地。他边笑边说:“哈哈,霍老头这是怕本王把硫磺当糖炒栗子吃啊?”
笑够之后,刘贺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猛地抓起放在一旁的金错刀,在墙上刻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不对,是何以炼丹为!”刻完之后,他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这字虽然写得不好看,但意思还是很深刻的。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燕地蓟城,刘旦正坐在宫殿里,手里捏着一封从灞桥截获的“胡饼密信”,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越看越气,最后终于忍不住,将手中的狼头匕首狠狠地插进了炭盆里,火星四溅。
“刘贺这混小子!”刘旦咬牙切齿地骂道,“竟然用发霉的胡饼来糊弄霍光,他当霍光是什么人?”他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匈奴使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下次进犯汉朝,给我改走子午谷!”
长安城的雨,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已经连续下了整整七日。未央宫的太液池,水位不断上涨,眼看着就要漫过池岸。然而,在这雨夜之中,刘贺的炼丹房却依然灯火通明。
周皇后身披一件厚厚的披风,怀中抱着一只猞猁,缓缓地走向炼丹房。猞猁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意图,在她怀中不停地扭动着,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当周皇后走到炼丹房门口时,她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刘贺的声音。刘贺正站在一张大桌前,指挥着一群士兵往陶罐里装填硫磺。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嘴里还念叨着:“改良版霹雳丸,这次一定能让匈奴喊亲娘!”
周皇后轻轻推开门,猞猁突然从她怀中一跃而下,像闪电一样冲向了墙角的一个木箱。它的爪子不停地拍打着木箱,发出“砰砰”的声响。
刘贺见状,连忙走过去打开了木箱。只见木箱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堆烤焦的肉串,显然是卫长公主的遗孤送来的。肉串旁边还放着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王叔加油,肉串管够!”
刘贺看着这张纸条,嘴角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微笑。他抹了一把脸,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然后对周皇后说:“告诉小公主,等打完这仗,本王带她去匈奴王庭烤全羊!”
更漏滴答滴答地响着,每一声都像敲在人的心上。当它滴到第五响时,刘弗陵的寝殿里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这咳嗽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整个宫殿都在跟着颤抖。
周皇后守在刘弗陵的床边,听到这咳嗽声,她的心猛地一紧,连忙握住刘弗陵的手。然而,当她的手触碰到刘弗陵的掌心时,却惊讶地发现他的掌心烫得惊人,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刘弗陵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但他的眼睛却异常明亮,紧紧地盯着周皇后。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还记得朕十二岁登基那日吗?”
周皇后点了点头,她当然记得那一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刘弗陵身着龙袍,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他的身影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却透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威严。
“那天,霍光背着朕,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刘弗陵的声音越来越轻,仿佛每说一个字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朕就趴在他的背上,看着
周皇后静静地听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刘弗陵心中的压力和无奈,他虽然贵为天子,但却背负着整个国家的重担。
窗外,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未央宫的飞檐。紧接着,一声惊雷响起,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在这电闪雷鸣之中,刘贺的歌声远远地传了过来:“大风起兮云飞扬,本王要当孩子王!”
刘弗陵听到这歌声,嘴角竟然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然而,这笑容却让他猛地咳嗽起来,咳出的鲜血染红了周皇后手中的绣帕。
刘弗陵望着梁间晃动的铜铃,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武帝晚年时的荒唐,为了求仙问药,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引发了一场宫廷政变。他又想起了刘贺,那个用猞猁退敌的荒诞王爷,虽然行为有些出格,但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大汉的江山,从来就不是靠规矩写就的。”刘弗陵喃喃地说道,他的目光渐渐变得迷离,仿佛看到了这江山的未来,“或许,只有不拘一格,才能让这大汉的江山永固吧……”
“去把王叔叫来。”他喘息着说,“朕要和他再赌一局……赌这天下,究竟是荒唐胜了规矩,还是规矩困得住荒唐。”
此刻,潼关之外的草原上,匈奴的狼嚎与汉军的战鼓交织成网。刘贺抚摸着猞猁颈间的东珠项圈,金错刀在月光下划出冷芒:“伙计,这次咱们不玩炼丹,玩点真家伙!”
长安城的雨还在下,未央宫、建章宫、蓟城王府的灯火在雨幕中明明灭灭。霍光展开新的帛书,笔尖悬在“昌邑王任大司马”的字样上——这次,他没有犹豫,重重落下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