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权力漩涡中的生死博弈与情义纠葛(第3页)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将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面露惧色,惊慌失措地喊道:“窦建德人多势众,我们现在腹背受敌,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赶紧撤吧!”
然而,李世民却镇定自若,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拔出腰间的佩剑,猛地往地上一插,剑身深深地没入泥土中,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决心。
“撤?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难道就是为了无功而返吗?”李世民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众人耳边回响,“我们不仅不能撤,还要将他们一网打尽!虎牢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带三千五百玄甲军去守关,定能挡住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你们继续围困洛阳,绝不能让王世充有丝毫喘息之机。等窦建德的军队疲惫不堪时,就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
虎牢关前,窦建德的军队如同一望无际的海洋,军旗飘扬,遮天蔽日,气势磅礴。窦建德身骑一匹高大威猛的骏马,屹立在阵前,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对着关上的李世民高声喊话:“李世民!你若识相,快快投降,本王或许还能饶你一条狗命!”
李世民端坐在“飒露紫”上,面对窦建德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反而气定神闲地回应道:“窦大王,你竟然帮助王世充这个昏庸无道的暴君,简直就是助纣为虐!你我本应共同讨伐逆贼,为何要与我为敌?倒不如随我一同征战天下,成就一番霸业!”
窦建德闻言,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双眼,怒喝一声:“狗东西休要胡言!给我攻城!”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窦建德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虎牢关。
然而,虎牢关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尽管窦建德的军队人数众多,但他们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却连关城的城墙皮都未能啃下。士兵们在炎炎烈日下,每天都要承受着攻城的压力,早已疲惫不堪,怨声载道:“这特么大热天的,天天攻城,骨头都要散架了!”
窦建德眼见攻城无望,心中焦急万分,正愁眉苦脸之际,突然有探子来报:“大王!不好了!唐军趁我们攻打虎牢关之时,偷袭了我们的粮草!”
窦建德闻听此讯,如遭雷击,他脸色惨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粮草被劫,这对他的军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无奈之下,窦建德只得下令军队后撤整顿,重新谋划应对之策。
李世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大手一挥:“出击!”三千五百玄甲军像猛虎下山,冲进窦建德的军营。窦建德正在开会,听到喊杀声,惊慌失措:“快!快组织抵抗!”可军队乱成一锅粥,根本不听指挥。窦建德想跑,被唐军一箭射中马屁股,摔在地上,成了李世民的俘虏。
五、洛阳投降与英雄末路
窦建德被抓之后,王世充在洛阳城中如坐针毡,他整日站在城楼上,眼巴巴地望着远方,期望着窦建德的救兵能够早日到来。然而,日复一日,他始终未能盼到那期待中的援军。
终于,王世充意识到大势已去,他长叹一声,无奈地决定打开城门投降。当他见到李世民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苦苦哀求道:“秦王饶命啊!我愿意为您做牛做马,只求您能留我一条性命!”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世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恨。他冷哼一声,厉声道:“你这贼子,杀我大唐降将,残害百姓,恶贯满盈,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手下将王世充押解下去。
王世充被押回长安后,没过多久便被他的仇人寻机杀害。而另一边,窦建德被押解到长安后,李渊根本没有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其斩首示众。
消息传到河北,百姓们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他们纷纷感叹道:“窦大王如此仁义,却遭此厄运,李渊实在是太狠心了!”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得知这一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他振臂高呼:“兄弟们!窦大王对我们恩重如山,如今他惨遭杀害,我们岂能坐视不管?让我们为窦大王报仇雪恨!”
刘黑闼的呼喊如同惊雷一般,在河北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众多窦建德的旧部纷纷响应,他们拿起武器,再次燃起了战火,与唐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而此时的李密,在长安过得憋屈,觉得李渊不重用他。他偷偷跟王伯当说:“咱们找机会跑吧,回河南东山再起!”王伯当叹了口气:“大哥,如今大势已去,何必再折腾?”但李密心意已决,带着人准备逃跑,结果被唐将盛彦师截住。李密临死前,看着王伯当:“兄弟,连累你了。”王伯当含泪说:“生是大哥的人,死是大哥的鬼!”两人双双战死。
这一战过后,大唐统一中原的脚步无人能挡,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却愈发激烈。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玄武门之变,正在黑暗中慢慢酝酿。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有的身死,有的隐退,有的继续为了理想而战。这隋唐乱世的故事,还有多少精彩在等着我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