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渊烬 作品

第七十三章(第2页)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最要紧的就一条:身子骨得结实。之所以把招工的日子往后推了一天,就是想让村里人有个准备,好让自家娃儿能顺利选上。

要不然,一个个都饿得跟小鸡崽子似的,也看不出个啥真本事来。

“行了,都听明白了吧?麻溜儿地回去,趁着天儿还没黑,给娃儿们好好补补!”

打发走了围上来打听消息的村民,苏阳一回头,就吆喝着石头几个小子开始干活。

“上回找的那几个破缸还不够用,再去村里转转,看谁家还有闲着的,都给搬来。”

“还有那沙子,也快用完了,再去卧龙沟边上挖点儿回来。”

苏阳的原则就一条:可劲儿地使唤这几个小子,绝不能让他们闲着。

省得他们老琢磨昨天遇上劫匪的那档子糟心事。

乡下小子,没啥大本事,干活绝对顶呱呱。 你让他们舞文弄墨,那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可要说干这些粗活儿,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苏阳也不是光顾着使唤人,他自己也有正事要做。

他打算好好改造一下厨房里的灶台。

自打重生至今,他就瞅着家里那老灶台不顺眼。

太落后了!

那种老掉牙的灶台,设计得压根就不合理,柴火烧不充分不说,还一个劲儿地漏热气,纯粹是浪费。

更别提那大得出奇的灶门,还有那傻大黑粗的灶膛,连个炉箅子都没有。

苏阳上辈子在农大读研那会儿,跟着导师下乡扶贫,可没少往山沟沟里钻。

他见过山里的老百姓使一种新式灶,听说是上头推广的,叫啥省柴炉。

那会儿苏阳年轻,好奇心重,还特意凑过去研究了一番,算是把里头的门道给摸了个七七八八。

跟老式灶台比,这省柴炉的灶门、灶膛都改小了,还加装了炉箅,通风也更讲究,能让柴火烧得更旺。

除此之外,人家还加了保温层和聚火圈,能让热气在灶膛里头多转悠几圈,热量也就没那么容易跑掉。

那炉箅子更是设计得巧妙,柴火灰能直接漏下去,保证灶膛里头通风顺畅。

苏阳琢磨着,干脆把自家那单灶口改成双灶口。

前面的锅炒菜做饭,后面的锅专门烧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