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2页)

“所以,托老朽备了些药材,一并送去边关。”

老者说着,忍不住老泪纵横。“晏四姑娘真是菩萨心肠,”一位大娘由衷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

“可不是嘛!我昨儿个远远瞧见了晏四姑娘,那模样,真是……”一位年轻妇人努力搜寻着词汇,“明艳动人!却一点儿也不俗气。都说相由心生,这话真不假。”

这些年,晋国做善事的人不少,可从没有哪个像晏清澜这般,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撒。

这手笔,啧啧。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晏四姑娘品行高洁,难怪陆帅要收她当干女儿。

“她分明是苏家的千金,可做的事却和她那对生身父母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简直就是陆家的翻版!”有人补充。

“可惜了,晏四姑娘没能生在陆家。苏府那点格局,还真配不上晏四姑娘。” “你们是不知道,”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加入讨论,他神秘兮兮地凑近,“今儿我还听人说,晏四姑娘在‘聚福来’米铺订了好些粮食,说是要接济城里那些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

“哎呦,这可真是活菩萨!”

“谁说不是呢,”另一人感慨,“晏四姑娘跟定远将军虽说不是亲生父女,可那气度,那做派,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旁边的人连连点头:“这话在理,估摸着是相处久了,耳濡目染的。从前在临川,就听说傅夫人常带着庄姑娘和陆家小姐出门呢。”

一时间,百姓们简直要把晏清澜和陆家夸到天上去了。

突然,人群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泼下来:

“这做好事是好事,可晏清澜毕竟是苏府的四姑娘,大伙儿怎么光夸陆将军和定远将军,不提晏大人和庄夫人教女有方呢?”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闪烁,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一个佩戴玉饰的蓝衣少年,缓缓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打破了沉默。

“诸位有所不知,”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开口,“晏四姑娘自己都说了,她从前年幼无知,总觉得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是分内之事,没什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