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马上行动起来(第2页)

从存桑叶的地方到养小蚕的地方,再到养大蚕的地方,每一块区域分得清清楚楚。 小蚕房有两个,面积不大,而大蚕房有四个,显得宽敞亮堂。

有领导好奇地问:“人家养蚕都是一整间的大屋子,你们为什么要分成这么多小房间?这不是浪费地方嘛?”

孙绍华笑着解释:“小蚕和大蚕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

几位领导有没有发现,大蚕房通风透亮,更适合大蚕生长……”

领导听完连连点头:“没想到养蚕还有这么多讲究!”

孙绍华谦虚地说:“我们想找到一套科学的养蚕法子。

多亏了赵队长他们支持,不然我们也不敢这么大胆试。”

领导随手抓起一条白白胖胖的蚕,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些蚕养得真好,不用等它们结茧,我就知道你们的茧子肯定又大又白。”

一群人从蚕室出来,走到后院。

后院的长条空地上晒着各种养蚕工具,还有三个大水池和一些奇怪的机器。

孙绍华一边介绍一边暗中拍赵全有他们的马屁。

站在院外的杜之秋和郑梅听到这话,气得浑身发抖。

杜之秋直接推门冲了进去,郑梅想拦都拦不住。

郑梅心里也窝着火——蚕室的设计全靠余紫嫣,可孙绍华硬说是赵全有他们干的。

老吴也不站出来主持公道,真是可气!

院门被重重推开,狠狠撞在墙面上,响起一声巨响。

院子里的人吓了一跳,都扭头看门口。

“哎呀,蚕室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郑梅假装惊讶地喊了一声,随后板着脸指着众人责问:“你们是谁?从哪儿来的?蚕室可是重要地方,闲杂人等不得乱闯!”

赵全有额头直冒汗,瞪了郑梅一眼:“你胡扯什么!这是上面来的领导,快道歉!”

郑梅一脸惊讶,赶紧诚恳地道歉:"哎呀,真不好意思!我完全不知道今天会有领导来检查工作,给大家添麻烦了,真的很抱歉,抱歉抱歉!"她圆脸大眼,娃娃脸看起来特别和善,加上态度谦恭,领导们不但没有责怪她,还安慰了几句。

郑梅笑得很开心,酒窝甜得像个小姑娘。

接着,她主动向领导们讲解院子里那些小工具的作用:"这个用来洗桑叶特别方便;这个粗纱布,在幼蚕换簸箕的时候特别省力。

"

林主任指着一个小格子的东西问:"这是什么东西?"郑梅眼睛一亮,解释道:"这是让蚕结茧用的。

余紫嫣说蚕到了结茧的时候怕光,我们只要把蚕放在明亮的地方,旁边挂上这个,蚕就会自己爬进格子里吐丝结茧。

它还能拼装呢,摘茧的时候只需要打开两边的小机关,看,蚕茧就自动掉下来了。

"她说着还做了个示范,领导们看了都连连赞叹。

那时候大家都是用稻草扎成草簇,把一条条蚕放上去,等结茧后再一个个摘下来,既耗时间又费力气。

而这新方法至少能省下三分之二的活儿。

几位领导听后都夸赞想出这主意的人聪明。

郑梅心里其实不太服气,下巴一扬,正要吹嘘余紫嫣其他的发明创造。

杜之秋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用眼神示意她别太得意。

郑梅心里不爽,心想余紫嫣这么多好点子,为什么便宜了赵全有他们。

杜之秋本来想说"树大招风",但知道郑梅可能听不进去,就故意板着脸说:"你就听我的没错。

"郑梅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忍住了,把想说的话全都咽了回去。

赵全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暗自庆幸郑梅没多嘴。

要是她继续说下去,他们之前的那些吹嘘可就露馅了。

不过,郑梅虽然闭嘴了,但并不意味着没人会问。

一位领导好奇地问:"余紫嫣同志这么厉害,能不能把她叫过来让我们见见?顺便把她的养蚕方法在整个县里推广一下。

"郑梅摊开手,遗憾地说:"恐怕不行,我们技术员今天去畜牧站领蚕种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那位领导有些失望,又问起他们的蚕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不统一。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林主任开口了:"这个我知道。余紫嫣在工作报告里提过,说是采用了分批多次养蚕的方法,这样既能分散工作强度,减轻养蚕员的压力,也能更好地利用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