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还是那些事情(第2页)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们才把鱼准备妥当。

早上七点,李胜利借用的公社拖拉机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金桂大队。

一箱箱礼品盒、一桶桶鱼被装上拖拉机,又浩浩荡荡地开往县城。

那一车车堆得高高的东西,格外引人注目。

李胜利派人跟着车,腰间别着闪亮的镰刀,谁要是敢打他们货物的主意,一刀下去,保准让你流肠子。

李胜利这边交货顺利,缫丝厂的采购员看到盆里活蹦乱跳的草鱼,非常满意。

李胜利拿着两沓尾款,高兴得几乎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余紫嫣果然是个“小财神爷”,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给大队赚了不少钱!

而这位“小财神爷”余紫嫣,此刻正在首都某条胡同里敲一家人的门。

不久后,门从里面打开了一条缝,露出半张女人的脸:“您找谁呀?”

开门的是个女人,看起来二十多岁,鹅蛋脸型,一双吊梢眉和厚厚的嘴唇十分显眼。

余紫嫣拎了拎沉甸甸的挎包:“请问这儿是杜之秋的家吗?”

那个女人立刻眯着眼睛打量余紫嫣:“你找杜之秋?你们什么关系?她去乡下好几年了,现在不在家。”

余紫嫣笑嘻嘻地说:“我跟她是一个地方的老乡。这次到首都办事,她说让我顺便看看家里人。您是不是杜之秋的大嫂?”

她指了指屋里,问:“大嫂,我可以进去坐会儿吗?”

“进来吧。”杜大嫂招呼余紫嫣进去,目光早就落在她那沉甸甸的挎包上。

这丫头总算是没忘给家里带东西。

还算她有点良心。 杜之秋去乡下这么久,只会写信,一分钱都没往家里寄,真是个忘恩负义的。

隔壁巷子的那个小伙子,去乡下后每年都会寄钱回家,少则十几块,多则二十块。

就她不懂事!

杜家一共三间房,一进门是正屋,两边各一间。

正屋里,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抱着个小孩,地上还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在爬着玩。

余紫嫣一进来,那个男人就抬头问:“什么事?”

杜大嫂赶忙介绍了一下。

“你就是杜之秋的哥哥吧。”这个男人浓眉大眼,跟杜之秋那种温婉的样子完全不同。

余紫嫣在屋里看了看,问:“怎么没看到杜平安和他的阿姨呢?今天是端午节,他应该不上课吧?”

杜之秋告诉过她家里的情况,除了妈妈和弟弟,还有哥哥和嫂子。

杜大哥眼神闪烁,低下头。

杜大嫂接过话说:“我妈今天上班,不在家。这孩子特别调皮,中午吃完饭就跑出去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你想见他,可能得等很久。”

余紫嫣察觉到杜大哥的反应有些奇怪,觉得杜大嫂的话有问题,但没再追问,笑着说道:“那我不能等了,还有别的事要处理,得先走了。”

余紫嫣站起来就要走。

杜大嫂一把抓住她,眼睛紧紧盯着她的挎包。

余紫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哎呀,我这记性,杜之秋让我给你们带了些东西。”

说着,她拿出包里的四瓶果酱。

这些果酱不是杜之秋从食品厂买来的,而是她自己摘桑葚,让柳叶帮忙做的。

拿出果酱后,余紫嫣就想离开。

又被杜大嫂拦住,杜大嫂满脸不信:“就这些?没带别的东西?”说着还搓了搓手。

余紫嫣故意装作不明白她的意思,说:“就这些了,还能有什么?”

暗示不起作用,杜大嫂忍不住了,直接问:“钱呢?她没让你带钱回来?”

这个杜之秋的大嫂,眼里就只看得到钱。

“嗨,你就直说钱的事呗,绕这么大圈子干什么!”余紫嫣装作明白了似的,双手一摊,“杜之秋根本没让我带钱。”说完她嘟囔着嘴,满是瞧不起杜之秋的表情。

“看看杜之秋那瘦弱的样子,大家都清楚。别人轻轻松松一天就能挣七八个工分,她呢,四五个都费劲,还经常累倒在田里。我们大队的人谁都不愿意跟她一起干活,简直就是个负担。要不是上面硬把知青的身份安在她头上,大队早把她赶回老家了。”

余紫嫣转着眼珠打量杜家的家具布置,“看看你们家这生活过得挺不错的,怎么就不能帮帮杜之秋呢?你们不知道吧,去年冬天特别冷,大队好多老人都没熬过来。杜之秋饿着肚子,穿得单薄,差点被冻死。要不是大队里有人看她可怜,借给她几十斤红薯,她早就撑不住了。到现在,她的红薯债还没还完呢,你们要不要寄点钱帮她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