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那是谁的问题(第2页)
她差点说漏嘴了,差点提起前世工作的经历。
还好她及时停住了,否则会让魏廷起疑。
魏廷笑了笑,想起她上学时,每天和金铃形影不离,看起来无忧无虑,一点不累的样子。
到了蚕室,余紫嫣跟大家打了招呼,转了一圈,指出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出来了。
交流组的人也跟着出来,七嘴八舌地问杨建国为什么没和她一起回来。
她当然不能说杨建国还在医院的事!
她笑着回答:“杨前辈今天早上才醒过来,医生说没什么大事,能回家休养。但我们的大队条件有限,你们每天还要养蚕,也没多余的人手专门照顾他。所以……”
我想,与其把杨前辈接回来,弄得大家都手忙脚乱的,不如就让他在医院好好养病。有医生随时盯着,我心里踏实,你们也省心,对吧?”
大家这才意识到,余紫嫣给他们解决了个大麻烦。
要是杨建国出院了,照顾他的事肯定得轮到咱们,可咱们现在连学习交流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精力照顾他?
经历这事之后,大伙都觉得余紫嫣虽然年纪小,但办事很稳当。
交流组里本来有两个人对余紫嫣有点不满,觉得她只是挂着养蚕技术员的名头,其实没什么真本事,只知道占便宜不干活。
这次的事情之后,他们对余紫嫣的看法改观不少。
他们也才发现,余紫嫣的优点也许不在于养蚕技术有多厉害。
而是她会用人,能让人各司其职,发挥最大价值。余紫嫣因此赢得了一些好感,也得到了善意的回应。
不过既然杨建国住院了,他们还是得去看看。
于是他们向蚕室请了假,决定第二天早上派两个人去医院探望。
余紫嫣同意了请假,具体安排让大伙自己商量。
等大家都走了,老吴才把余紫嫣拉到没人的地方,问她到底怎么回事。
余紫嫣冷哼一声,把实情告诉了老吴。
“我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既然敢在大队里搞事,那我们就让他离开大队。我叫高明田盯着他,我觉得他掀不起什么风浪。”
老吴可没她那么乐观,还是皱着眉头:“杨建国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不走,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
就算杨建国离开了益民县,短期内也不能掉以轻心。
老吴对杨建国有阴影,多谨慎点总没错。
余紫嫣心里清楚,老吴对杨建国的了解比自己深刻得多。
所以,老吴提醒之后,她也不敢大意。
她不仅嘱咐高明田多留意杨建国的动向,还特别关注了交流组其他成员的表现。
跟老吴谈完后,余紫嫣又去找了杜之秋。
她从首都回来好几天了,但一直没机会跟杜之秋说说家里的情况。
其实杜之秋早就想跟余紫嫣聊聊了。
但食品厂那边闹出那么大的乱子,余紫嫣回来后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抽不出时间。
杜之秋也不想这时候再去打扰她。
今天余紫嫣主动找上门来,杜之秋就知道余紫嫣终于有空了。
她们俩坐在后院的水槽边,一边洗竹簸箕,一边聊天。 杜之秋眼神里满是期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余紫嫣。
她已经下乡五年了,一次家都没回过。
杜之秋和家里通信多年,可每次回信都很简短,她担心家里瞒着自己家里的难处或大事。于是,她让好朋友余紫嫣有空去看看家里的情况。
端午节那天,余紫嫣去了她家,发现她大哥大嫂都在,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娃儿。杜之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想起五年前她离开时,她大哥刚结婚,现在有了孩子是自然的事。不过她有点疑惑,家里人都没给她写信说这事,要是早知道,她即便日子紧张也会寄些东西回去的,比如花生给大嫂下奶用。
余紫嫣接着告诉她,那天她没见到她妈,因为她在上班。至于她弟弟,余紫嫣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他在给人送蜂窝煤当临时工。
杜之秋一听差点跳起来,她说弟弟才十四岁,应该在上学,怎么会去做这种活?她离开的时候,弟弟还在上小学,按理说应该快小学毕业,准备升初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