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和你没什么关系(第2页)

余老二好奇地看着姐姐慌慌张张的样子问:“大姐,你怎么啦?”余紫嫣摆摆手说没事。

文记者稍作休息就准备去大队看看,想拍些照片,再随便聊聊。余紫嫣叫余老二给他带路。文记者先去了蚕室,跟那边的老熟人聊了几句并拍了照。接着又去了食品厂,厂里的卫生情况让他震惊。

余老二还特意安排胡山带着文记者走了一遍果酱的生产流程。就在文记者采访食品厂时,省报的记者拿着新收集的资料回了省城,直奔报社找主编,递上了刚写好的初稿。

主编看了稿子,眉头皱起:“没想到,我还以为余紫嫣有多厉害呢,原来就是个空壳子。她看起来挺光鲜的。”

记者眼睛发亮:“主编,这是揭穿假象的大新闻,咱们明天就发吧?”主编点头:“发!你赶紧改改润色,一会儿一起送到印刷厂,让他们连夜印出来,明天见报。”记者顿时来了劲,保证一定把稿子弄得漂漂亮亮的。

说完,他就拿着文件,乐呵呵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了。

第二天清晨,省城日报的头版头条以醒目的黑体大字写着标题:路在何处?面子工程救不了s省的养蚕业!

下面还有一行加粗的小字副标题:从“养蚕奇才”余紫嫣的崛起,看s省养蚕业的衰落。

紧接着是一篇详细的报道,讲述余紫嫣如何利用职位和关系网,排挤他人,解散团队,一个人承担多项职责,为自己谋取利益。

最后还提出疑问,余紫嫣凭什么能把整个团队的成绩都归到自己名下!仅仅因为她父母是英雄?就能随便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吗?

省城的居民读完报纸后,都感到困惑不解。

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些日子,媒体一直在夸那个“养蚕专家”余紫嫣,说她年轻有为,技术精湛,搞出不少新发明,还被邀请去首都参加蚕丝交流会,是所有参会者中最年轻的。

这让我们全省脸上有光!

大家前几天还在赞美她,怎么几天功夫,就爆出这么多负面新闻!

老百姓议论纷纷。

不少人对报纸内容半信半疑。

也有人嗤之以鼻,冷笑着说:“现在只要有权力,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结果第二天,一封举报信就被寄到了省革会。

信封上只写了收信地址,寄信人写的是“热心人”,地址一栏却是空白的。

省革会的一个工作人员拆开一看,里面只写了几个歪七扭八的大字:“我要举报益民县。”

就这些,什么都没了。

“疯了吧!这是在耍我们吧!”工作人员气愤地骂了一句。

他的同事好奇地问:“怎么回事?谁招你惹你了?”

工作人员气鼓鼓地把信递过去:“你自己看看吧!”

同事看完也骂了一声神经病,随手就把信丢进已经整理好的废纸堆里。

省革会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益民县的县革会,却收到一封真真正正的举报信。

上班前几分钟,县革会大楼就已经热闹起来。

有人在打水,有人在扫地,各忙各的。

一个年轻办事员打开邮箱,取出当天的报纸和信件,准备分发。

忽然,一个没有邮票、没有邮戳的信封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种信他见过很多,通常都是举报信。

他打开信封一看,里面的文字是用报纸剪下来贴上去的。

看完信的内容后,办事员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事,不是他这个小办事员能处理的,他赶紧拿着信去找县革会主任。

主任是益民县的主要负责人,这件事只能由他来决定。

主任快速看完信后,目光停留在最后那句话上,许久未动:“要是你们没法公平处理,我就只能把举报信还有证据交给省革会,让他们给我讨回公道。别小看我的本事,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拨打这个号码问问,看看省革会那边有没有接到一封从益民县寄来的举报信!”

主任气得手指直颤,脸上肌肉都跟着抽搐:“简直荒唐至极!真是胆大包天,完全无视规矩,竟然还敢威胁我!”

主任把信重重摔在桌上,大发雷霆,差点将喝水的紫砂壶砸碎。

办事员低着头,像根木头一样站在那儿,装作什么都没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