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你要走自己的路(第2页)

到时,她每年能赚六百左右,扣除给李福苗的一百二工资,家里还能剩下四百多。

七十年代的农村,年收入四百多可算挺富裕的。

决定扩大养兔规模后,余紫嫣就让人把旧猪圈改成兔舍。

忙了三天,兔舍就弄好了。

余紫嫣家里有二十只成年兔,六只小兔。李福苗干活麻利得很,适应了两天就能完全接手。

在李胜利和林富生的管理下,食品厂和大队的工作井井有条。

这下,余紫嫣反而清闲下来了。

她不去地里干活,食品厂停产后,就经常往蚕室那边溜达。

秋天到了,养蚕的事情渐渐收尾,蚕室也安静了不少。杜之秋却没闲着,现在她开始孵小鸡了。

大队决定养鸡,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母鸡来孵蛋,倒是余紫嫣出了个主意,让杜之秋试试人工孵小鸡。杜之秋没多想就同意了。这段时间闲得慌,要是没有收入,她和弟弟的日子可就难过了,所以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既然她能养蚕,孵小鸡应该也不难吧。她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很快就成功了。

余紫嫣到蚕室看到杜之秋熬了好几个通宵,抱着刚孵出来的小鸡得意地跑过来给她看,像炫耀宝贝一样:“紫嫣,看看,这是我孵出来的!”余紫嫣忍住笑说:“对,是你孵出来的!”杜之秋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脸一下子红了,跺跺脚,抱着小鸡回去了。

余紫嫣的日子过得挺自在,每天到大队部签个到,在食品厂打卡,基本上没什么事。大家对她的“咸鱼”状态也挺包容。有人要是说她不好,立刻就有别人反驳:“人家忙着加班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要是能造出收稻机或者玉米脱粒机试试!”

余紫嫣在大队混了半个多月的闲日子,直到中秋节快到时结束了。市玻璃厂的采购主任打电话问他们有没有中秋礼品盒。余紫嫣有点犹豫,但李胜利和林富生特别积极,直接答应了。

挂了电话后,李胜利搓着手笑嘻嘻地说:“咱们端午赚了不少钱,要是这次中秋再赚一笔,大家过年肯定更舒坦!”其他人也满怀期待地看着余紫嫣。余紫嫣本来想拒绝,但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中秋节当然要有月饼,还有他们的特色鱼丸,只是可惜没有桑葚果酱了。

答应做礼品盒后,余紫嫣和柳叶就在厂里研究月饼口味,李胜利出去找订单。他跑了三天回来,就带回了十五万个礼盒的订单。余紫嫣看着桌上一排排的订单,整个人都傻眼了。这么多订单,他们真的能完成吗?

这些订单来自市里几家大企业,还有一些省城的厂家。客户种类很杂,既有几百上千员工的大公司,也有只有几十人的小团队。不管对方大小,只要有人想买他们的产品,李胜利都会答应,从不挑挑拣拣。

李胜利好像一点都没注意到余紫嫣的尴尬,他乐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朵边了,满面喜色怎么也藏不住:“小余厂长你别着急,这些订单只是目前的而已。我出门的时候又联系了几家厂子,明天一大早我就去市里,肯定能带回更多订单。”

竟然还能接到更多!

余紫嫣的笑容有点挂不住了。

不过她心里清楚,这是食品厂在省内扩展市场的绝佳机会。

余紫嫣点点头说:“订单你就放心接,生产的事交给我!”

得让消费者知道,金桂食品厂的产品,不只是值这个价,而是超值!

余紫嫣一边跟柳叶研究口味,一边找木匠定制了一批月饼模具,顺便设计了个中秋礼盒包装。

他们准备了三种口味:五仁、豆沙、火腿。

礼盒里除了月饼,还有鱼丸和香酥鱼块,统一定价两块钱。

一时间金桂大队忙得不可开交,既要顾着田里的农活,又要忙着食品厂的事。

人手不够。

商量后,他们决定把中秋礼盒的竹编箱子外包给邻近几个大队。

全队的人连轴转忙了半个多月,总算按时完成了18000件货的订单。

没错,李胜利后来又揽下了3000个订单。

这要是放在端午节,那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