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数据说话(第2页)
不过呢,对于回原籍这件事,老吴并没有答应。
他和孙子商量好了,等日子过得宽裕点,就去李胜利那里申请块宅基地,打算落户金桂大队,好好在这里生活。李胜利是个开明的领导,大队企业越办越好,他跟这儿的人都处得不错。与其回去面对背叛自己的杨建国那一帮人,不如留在金桂大队舒服些。
老吴现在最牵挂的就是大徒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钱老太也为老吴高兴,破天荒地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吴大哥,真为你高兴!”老吴笑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一口喝干了杯里的酒。
饭桌上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特别好。
饭后,魏廷和朱益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其他人留在堂屋烤火聊天。
杜之秋挨着余紫嫣坐下,小声问:“过年的时候,你说我是请假回家,还是让我弟弟过来?”
“你家房本找到没?”余紫嫣问。
一说起房本,杜之秋眉头就皱起来:“找到了,但我弟弟说,那两个人拿钱疏通关系,把房本上名字改成了他们的。”
“你们留着原来的房本就好,最好再去街道办事处找人签字盖章,等明年你回去,房子自然会回到你们手里。”余紫嫣的话不是乱说的,上面有文件规定,不管是谁,只要有房子的原始房本,不管现在住的是谁,都要把房子还给原房主。
杜之秋那个便宜嫂子偷偷改房本名字的事,肯定不敢在街道办事处声张。到时候她既没有原始房本,又没人证明,房子还是得还给杜家姐弟。
她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花钱却什么都没得到!
不过这些规定还没正式实施,余紫嫣没法直接告诉杜之秋实情,就拐弯抹角地说:“你离开家这么多年,你弟弟又小,在老家没什么根基。过年回去除了跟他们闹翻,什么也做不成,还会耽误你弟弟读书。”
杜之秋点点头:“我也担心这个,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还是让弟弟过来跟我们一起过年吧!”
郑梅也鼓励杜之秋:“之秋姐,你就别担心了。到时候要是回房子遇到麻烦,尽管来找我,让我爸帮忙。”
“多谢啦,要是我处理不好,肯定找你帮忙。”杜之秋笑着捏了捏郑梅的脸蛋。
大家都看出郑梅家很有钱,但杜之秋这个人讲原则,能自己解决的事绝不会找郑梅家。
大家开心了一会儿,眼看八点半到了,郑梅、杜之秋和老吴爷孙就告辞了。
那对龙凤胎和小福早就困得不行,已经睡熟了。 四个小家伙被安顿上床后,大家拿出四姑余白鸰的信,让香香念给大家听。
香香虽然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但平时杜之秋辅导柳叶功课时,她总在旁边跟着学,现在水平差不多相当于四五年级,读信对她来说很简单。
"紫嫣、子杰、阳天、紫嫣,见信如面。我是你们四姑白鸰,上次写信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
香香用稚嫩的声音一念,大家都明白了四姑写这信的意思。
她们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去看望余老爷和余老太,还邀了几个孩子一起去。
余老爷和余老太跟着大姑余白鹤一家,被送到大西北开垦荒地,已经有十年了。
这十年间虽有书信往来,但大多是这边寄出去的。
从余老爷和余老太那边回信很少,偶尔收到一封也是报喜不报忧。
这让四姑很担忧两位老人的情况。
现在情况好了,她恨不得马上飞去看望父母。
信里还写了出发时间,说本月22号会到s省省城,24号在省城待着,25号坐火车去西北。
今天是十六号,离他们到省城还有六天。
信读完后,堂屋里一片安静,大家互相看着没人说话。
最后还是杜之秋开口:"该去看看了。说起来,上次紫嫣和小杰见到他们还是十二年前,那时小杰三岁,你们爸妈带着你们回家探亲。龙凤胎是七一年出生的,到现在还没见过爷爷奶奶呢。"
"你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两位老人六十多岁了,在西北那种地方不知道身体怎么样。还有你们爸妈的事……早晚要告诉他们。"一说到女儿女婿,钱老太眼眶就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