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至关重要的银锭(第2页)

先行的三十万两,原是拖欠已久的饷银,安全送达。

后续的五十万两,原本是应该分两批运送的,可那一次却有人提出,前线情况危急,若是慢慢送、慢慢走,不知道猴年马月。

而且还要筹集备服粮草,肯定是越快越好。

上位就是听了这样的话,才决定铤而走险,增派了一倍的兵力,押送军饷。

没想到,五十万两饷银半道被劫,押送的官兵无一生还。

他和几万弟兄靠着仅剩的饷银撑了足足一个月。

但俗话说的好,屋漏偏逢连夜雨,船漏偏遇打头风。

原本战事焦灼,可以就近调配粮草和被服,地方官也有协助之责。

但就是这么的凑巧,战事一发,两大粮仓接连起火,粮食十不存一,百姓温饱都成了问题,就别提用作军粮了。

而当事官员还未等上位降旨问罪,便自杀的自杀、出逃亡的出逃,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多方混乱巧合凑在一起,那一年本该大胜的一仗,变成了惨胜。

他们都以为,这一仗打完后就能天下太平。

他们原本都约定好了,打完仗,那些老兵就要回乡陪伴妻儿了;那些年轻的军士们,也要拿着赏银回乡娶妻生子;

可谁也没想到,那一仗他们会没有粮草被服,没有策应,几万人硬拼到最后只活下来三千人。

江侯爷把银锭抱在胸口,“就是它!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这批军饷!”

说着话,眼泪就流下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侯爷,那没事吧?”侯夫人轻抚着他的后背。

江侯爷闻言一顿,“对了,对了。”

他没头没尾的说着,把银锭塞在侯夫人手中,转身走出门去,直奔书房。

“我爹去哪儿?”江淮衣疑惑道。

侯夫人没说话。

江淮衣想了想,还是拿上银锭跟了上去。

只见江侯爷进了书房,一通寻摸之后,从书架的最上层取下来一套四书。

就见他拿下来揭开封面,那里面居然不是基本上合在一起,而只是一个空盒子,做成了书的模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