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是人治,而非法治(第3页)
若是一个君王,一个皇储,没心眼,没谋略,蠢笨不堪,只会成为他人利用的物件,最终误国殃民!
“那皇爷爷再问你,你觉得你皇爷爷我设立国子监,将张夫子放在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这一举动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刘御乾又是开口。
此话一出,刘绍心底瞬间明白了。
他皇爷爷果然考虑到了弊端,甚至已经考虑到了以法治代替人治,确立类似于前世科举那样的制度,否则的话他不会这么问。
更加不会问他一个八岁的孩子。
可问题是,这个问题却明显比之之前的问题要难多了,也更加涉及到了治国的方面了。
“陛下,这个问题太过于深奥,怕是不适合问。”
张则仁站在一旁恭敬的开口。
而听着张则仁这话,刘绍瞬间也明白了。
你可以说古人古,但你却不能说古人不聪明,更加不能小觑两个站在帝国巅峰之人的智慧,而他们之所以没有做出一些彻底的改革。
只是受限于那个时代而已。
而今天从他皇爷爷和张则仁这话里面,显然已经考虑到了当前国子监存在的弊端。
甚至已经想出了改善的方法。
但刘御乾却是恍若未闻一般,正色的看向刘绍道:“大孙,这个问题,你要好好想想再和皇爷爷说,一定要好好想想。”
刘御乾再次嘱咐。
但眼神中却透露着希冀,透露着鼓舞,透露着担忧。
皇爷爷,你也确实是个好皇帝啊,当得上爱国爱民四个字啊。
一生在位三十五年,十年宵衣旰食,二十五年统兵在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一年到头只给自己休息四天,这种休息的天数,连大乾最低级的九品小吏都不如。
至于如什么康熙乾隆那种几下江南,赏花玩乐的那种更是从未有过,唯一有得就是要么与奏疏为伴,要么就是与兵马器械为伴。
刘绍心底感慨。
他自然明白,他皇爷爷眼底的担忧到底是担忧着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当下或许不重要,但未来却很重要,涉及到他一生的韬略能否延续,涉及到他如今花费了三十五年才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中兴局面能否延续,甚至能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改革!
而这种皇帝他能够在系统的时间线里面将其毒死?
刘绍深吸一口气道:“若说弊端,那唯一的弊端就在于,此终究是在人治,而非法治!既然是人治那就终究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法治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