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公主赏识(第2页)

太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更难得的是,她对庄中的每个人都关怀备至。有个绣娘的孩子生病了,苏姑娘不仅请了大夫,还亲自熬药照料。庄中的老人们都说,自从苏姑娘接手庄子后,大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十倍不止。"

"她祖母的情况如何?"太后问道。

"老夫人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还算不错。苏姑娘每日都要亲自伺候老夫人用药吃饭,从不假手他人。奴才暗中观察了几日,那份孝心是真的,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太后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能有这样的孝心和能力,确实难得。

"还有呢?"

"苏姑娘虽然年纪轻轻,但管理庄务的手段却很是了得。她重新整顿了绣坊,制定了公平的薪酬制度,还鼓励绣娘们互相学习技艺。现在梅花山庄的绣品供不应求,京城的贵妇们都以拥有他们的绣品为荣。"

"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能有这样的能力?"太后若有所思。

"确实如此,娘娘。而且奴才还发现,苏姑娘对那些曾经受过欺压的绣娘们格外照顾。听说原来的庄主常远是个恶人,经常欺负庄中的妇女。苏姑娘接手后,不仅严惩了常远,还给那些受害的妇女们重新安排了工作和住处。"

太后听得越发专注,心中对苏漪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

"娘娘,还有一件事。苏姑娘虽然管理着这么大的庄子,但她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她住的院子是庄中最偏僻的,穿的衣服也都是粗布素色,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骄奢之气。"

李公公退下后,太后独自坐在慈宁宫中,陷入了沉思。她轻声唤道:"福嬷嬷。"

跟随她多年的大宫女福嬷嬷无声无息地走了进来,这是宫中最懂太后心思的人。

"娘娘有何吩咐?"福嬷嬷问道。

太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你跟着哀家这么多年,可还记得十八年前的那件事?"

福嬷嬷心中一震,知道太后说的是什么:"娘娘是说苏大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