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疑痕初显
“此案不设上限,实报实销,小陈你不要有压力。”仙台市市局局长,同时也是仙台市副市长的庞海潮很亲切的一口一个小陈叫着,支持给的很足。 “我们仙台市抽调一个大队来全员加入到专案组中。”赵建伟也在会议上表了态。
“各位领导,要不我还是先去看看现场吧,现场能反映出来较多的问题。”陈默想趁着刚刚案子刚刚发生不久,去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最新的线索。
“没问题,那我们就不要在这儿浪费时间了,建伟,你准备一下车,马上送小陈去现场。”庞海潮马上安排道。
陈默很快坐车来到了赵建江死亡的现场,他像一个普通新警一样观察、记录,但内心早已开始了回忆。
陈默走到了死者死亡的书桌旁,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地面,地面上有喷溅状血迹,这倒是符合打击伤的逻辑,不过陈默注意到,死者的伤口是在后脑偏上,这个打击角度其实是很别扭的。
如果是激烈搏斗中顺手抄起台灯砸向对方,伤口位置和力度通常会反映攻击者的身高、相对位置和发力方式,这个伤口显得像是死者处于相对静止或半蹲姿态时被从侧后方或上方击中。
书房陈设相对整齐。除了倒下的死者、摔碎的台灯和拉开的抽屉,其他物品未见明显搏斗导致的移位或损坏。死者衣着也相对整齐,法医在当时也没有发现死者指甲缝里有皮屑或是衣服纤维。
窗台的泥脚印清晰完整,但方向单一,只有进入的痕迹,没有出去的?或者出去的被雨水冲刷了?
陈默蹲下仔细观察窗框内侧,发现泥点溅射方向似乎有点“刻意”,像是有人故意将沾泥的脚在窗框上蹭过留下的,而非真正攀爬时自然形成的摩擦和蹬踏痕迹。
重生前的经验告诉他,伪造入室现场时,脚印往往是最大的破绽。
陈默的目光接着扫过书桌,桌子上有一台传真机,陈默注意到最后一次接收时间是在晚上9点38分,接收灯还亮着,出口处有一张传真纸,但内容部分被撕掉了,只留下一个印有接收时间的纸头。
而在桌面和书房的废纸篓里,也没有发现被撕掉的那部分传真内容。
陈默立刻意识到,这份在死亡时间几分钟前传到的传真,很有可能与案件相关,甚至可能就是凶手的道具或动机线索,它的消失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