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抉择(第3页)

高泰宁点了一支烟,烟雾袅袅升起。他的目光落在桌角一份内部简报上,是几期前关于广华市光明分局陈默最近破案的报告。

简报措辞平实,但透着一股利落劲儿,案件细节清晰,侦破过程干脆。

他想起儿子提到陈默时,语气里那份掩饰不住的崇拜和向往。

“广华…光明分局…”高泰宁低声念叨。那地方他了解,不算发达的城市,治安形势相对复杂一些,案子也多,尤其是侵财类、流窜作案。

陈默这个人,风评是“能拼,敢打,破案率确实高”。

简报里提到的几起案子,搁在京城可能不算惊天动地。

但对一个实习警员来说,若能亲身参与、哪怕只是协助破获一两起,那份履历的分量就完全不同了——关键是,那是他自己在远离父亲影响力的地方,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豁然开朗:儿子高志阳要的是什么?

是证明自己!是摆脱父辈荫庇!是实打实的功绩!

京城给不了他这个舞台,或者说,在这个舞台上,他演得再好,观众也会觉得是剧本安排。而广华,陈默那个案子扎堆的刑侦大队,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野蛮生长”、凭本事说话的战场!

风险肯定有,环境也艰苦,但这不正是高志阳想要的“真刀真枪”吗?以他的能力和那股子狠劲儿,只要肯学、机灵点,在陈默手下参与破案、立个集体功甚至个人嘉奖,并非不可能。

这份从基层、从“战场”上挣来的功劳,含金量十足,足以堵住悠悠众口,成为他高志阳安身立命、真正摆脱父亲光环的基石!

“证明自己…镀金…”高泰宁吐出烟圈,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牵了一下。他看穿了儿子的倔强,也看清了其中的机会。

这笔账,从儿子的角度看,是奔赴理想;从他这个父亲的角度看,是双赢。

儿子能如愿以偿地靠自己去拼去证明,而这份证明,最终会成为儿子未来回京发展的、谁也抹不掉的硬资本。只要高志阳别捅出大娄子,安全回来,这步棋就走对了。

他掐灭烟头,坐回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公 安大学副校长老李的号码。

“喂,老李,我高泰宁。关于我儿子高志阳实习的事…嗯,对,之前提过想留京。不过啊,这孩子…有主见,心气儿高,一门心思要去基层锻炼,点名要去山泰省广华市光明分局,跟着那个陈默。”

高泰宁语气带着点无奈,又透着点父亲对儿子执拗的“理解”,“年轻人嘛,想闯闯,想证明自己,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好太拦着。…对,就是陈默那个刑侦大队…嗯,麻烦你帮他争取一下。”

“这孩子成绩你也知道,是块料子,放出去摔打摔打也好。好,好,辛苦你了老李,回头请你吃饭。”

放下电话,高泰宁靠在椅背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

“去吧小子,既然铁了心要证明自己…那就去你选的战场。跟着能破案的人,是真能学到东西。摔得疼点,总比在京城这潭深水里憋屈着强…只要能,真真正正立点像样的东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