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磨刀石(第2页)
刘若凡则和刘秉诚聊着天,了解这片区的治安情况和可疑人员。
“刘哥,你看这撬痕,像是‘l’型撬棍,”高志阳指着门框上的痕迹,带着一丝兴奋,“嫌疑人手法比较粗暴,可能是个生手或者力气大的。”
刘若凡点点头:“嗯,继续。”
走访完五户,高志阳的笔记本记满了。
他信心满满地分析:“刘哥,我觉得有线索了!第一,五起案子都发生在白天,住户上班时间;第二,目标都是老旧住宅,防盗差;第三,撬锁手法类似;第四,被盗物品都是方便携带、容易变现的。”
“综合来看,很可能是一个或一伙本地或熟悉本地环境的人干的,流窜作案可能性小!”
刘若凡没反驳,只是问:“然后呢?怎么找?”
高志阳胸有成竹:“排查!重点排查这片区有盗窃前科、游手好闲的青壮年!还有,可以去附近的旧货市场、金银首饰加工店问问,看有没有人销赃!”
这思路符合警校教的“由人到案”、“由赃到人”原则,高志阳觉得没问题。刘若凡也没多说,只是提醒:“排查要细致,别打草惊蛇。”
接下来的两天,高志阳像打了鸡血。
他顶着烈日,跟着派出所民警一头扎进光华路的犄角旮旯。
他拿着名单,挨家挨户走访,盘问那些有前科的人员。他急切地想从这些人嘴里撬出线索,证明自己的判断。
然而,效果甚微。有前科的人要么矢口否认,要么提供不了有效信息。
高志阳的急切和略显生硬的盘问方式,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和抵触,甚至有人在背后骂骂咧咧。两天下来,一无所获,高志阳晒黑了一圈,眼神里的锐气被疲惫和一丝焦躁取代。
第三天早上,回到分局。陈默正看着他们前几天整理的材料,眉头微皱。
“陈队,我们排查了有前科的十二个人,暂时都没发现明显破绽。旧货市场那边也暂时没消息。”高志阳汇报着,声音有些低沉。
陈默没抬头,手指点着材料里几张现场照片:“现场,都仔细看了?”
“看了!门锁撬痕、翻动痕迹都记录了!”高志阳立刻回答。
“脚印呢?”陈默的声音不高,却像针一样扎过来。
高志阳一愣:“脚印?现场…现场都比较乱,而且都是水泥地或者瓷砖地,没…没提取到有价值的完整脚印。”他记得有几处模糊的灰尘脚印,但当时觉得价值不大,没重点记录。